• jiǎo
  • róu
  • zào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ǎo róu zào zuò

成语解释: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矯揉造作

英文翻译:try to deceive by covering up one 's real purpose

矫揉造作的意思

矫:[jiǎo]1.把弯曲的弄直;纠正:矫正。2.强壮;勇敢:矫健。3.假托:矫命。[jiáo]〔矫情〕〈方〉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别太矫。情(qing)。

揉:1.用手按着较软的东西反复搓动:揉一揉腿。2.团弄:把纸揉成一团儿。3.把直的弄弯:揉以为轮。

造:1.做;制作:创造。建造。造船。造纸。造预算。造名册。2.假编;捏造:造谣。3.姓。4.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造。甲造。5.农作物的收成:早造。晚造。6.农作物收成的次数:一年三造皆丰收。7.前往;到:造访。登峰造极。8.成就:造诣。深造。9.培养:可造之才。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成语评论

矫揉造作”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刻意表现得不自然。比如有人明明不擅长说笑话,却硬要在聚会上模仿脱口秀演员的腔调,结果全场冷场。这种“用力过猛”的状态,就像给一杯清水拼命加糖,最后甜得发腻反而难以下咽。

为什么人们会矫揉造作可能源于对“完美形象”的过度追求。比如职场新人常犯的错误:开会时故意使用艰深术语,把原本简单的方案说得云山雾罩。这种行为就像给自行车装火箭推进器——既没必要,又容易失控。其实真诚的表达往往更具穿透力,就像白衬衫配牛仔裤,简单反而清爽。

在艺术创作领域,矫揉造作的表现更为明显。某些古装剧里,演员明明说着现代网络流行语,偏要搭配文言文腔调,就像给智能手机套上大哥大的外壳。反观经典作品《红楼梦》,人物对话自然鲜活,丫鬟婆子拌嘴都带着生活气息,这种真实感反而让虚构故事有了扎根土壤。

如何避免矫揉造作有个小窍门:把注意力从“别人怎么看我”转向“我想表达什么”。就像学写毛笔字,初学时总盯着字帖描红,写出来的字难免僵硬;但当开始享受运笔节奏时,字迹反而有了灵动气韵。工作中做汇报、生活中交朋友,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有个有趣现象: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往往充满大胆想象,他们不会纠结“树叶该不该是紫色”。这种天然的创作状态,随着年龄增长反而逐渐消失。或许对抗矫揉造作的关键,在于重新找回那份“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勇气,就像雨后的蘑菇不需要打扮成牡丹,自有人欣赏它的独特姿态。

下次遇到需要自我展示的场合,不妨试试“去滤镜”模式。就像煮一碗阳春面,不需要摆盘雕花,热汤细面配上青葱,简简单单反而能吃出面条本身的麦香。毕竟真实自有千钧之力,刻意雕琢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矫揉造作的造句

  1. 造句 文学作品最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2. 造句 她掩饰得越是巧妙,别人就越是感到她的矫揉造作。
  3. 造句 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应当在大言不惭和矫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4. 造句 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变得尽可能的矫揉造作,何为第二任务至今尚无人发现。
  5. 造句 她神态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6. 造句 大作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7. 造句 尽管本书语言稍显矫揉造作,仍然凸显了大卫欧蒙德爵士的实践知识、丰富常识和庄重文风。
  8. 造句 这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作品,如何感动人心。
  9. 造句 这首诗里堆砌了大量典故,显得太过矫揉造作。
  10. 造句 他在经理面前就爱矫揉造作,令人作呕。

"矫揉造作"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