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ī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繁体字形:立錐之地

英文翻译:a tiny bit of land

立锥之地的意思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锥:1.锥子,一头有尖用以钻孔的工具。2.像锥子形的东西:改锥。3.用锥子一类工具钻:锥个眼儿。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提到“立锥之地”,你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比如《史记》里写陈胜起义时“无立锥之地”,说的就是穷到连插根锥子的地方都没有。但放到今天,这个成语还能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刚毕业想留在北京,却发现房租高得离谱,连个放衣柜的角落都难找,他自嘲道:“现在真是连立锥之地都要靠抢啊!”

有人可能会问:“立锥之地”只能形容物理空间吗?其实不然。比如职场新人小王感叹:“行业竞争太激烈,新人想找立足之地比登天还难。”这里的“立足之地”就是比喻发展机会。再比如创业公司开会时,老板说:“我们要在细分市场找到立锥之地”,这又变成了商业战略的比喻。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沿用两千多年?我观察到,它精准抓住了人类对生存空间的永恒焦虑。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卷”,本质上也是在争夺现代社会的“立锥之地”。不过换个角度看,互联网时代其实打破了物理限制——有人靠着自媒体在虚拟世界开辟出新天地,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立锥之地”?

有人会疑惑:既然现实空间有限,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转换视角。就像设计师小李把5平米的出租屋改造成多功能空间,他说:“地方小就要学会立体思维。”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或许比单纯抱怨“没有立锥之地”更实际。再往深想,与其拼命往人堆里挤,不如像深圳创业者那样“用创新凿出生存缝隙”。

回头看这个成语,它既在提醒资源有限的现实,也在暗示破局的可能性。就像种子能在岩缝中发芽,现代人其实比古人拥有更多创造空间的工具。或许真正的“立锥之地”,不在于占据多少物理空间,而在于能否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自己的位置。

立锥之地的造句

  1. 造句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柳宗元 
  2. 造句 下个世纪我们将只有立锥之地。
  3. 造句 这车太挤了,都没有立锥之地了!
  4. 造句 我到达演唱会会场时,已挤满了歌迷,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5. 造句 他刚宣布破產,房子也被查封,这下真地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6. 造句 看我这屋子太小了,来了几个人就无立锥之地了,你别见笑。
  7. 造句 叫他自作自受,到头来连立锥之地也没有了。
  8. 造句 中产阶级消失了,代表中产阶级的政党哪里还有立锥之地。
  9. 造句 他生前仗着家大业大,挥金如土,害他儿子今日竟无立锥之地。
  10. 造句 在几乎无立锥之地的地方仍然端着架子;那可就太愚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