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ǎn
  • kuī
  • ku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ǎn kuī kuāng jǔ

成语解释: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郤正传》:“夫人心不同,实若其面,子虽光丽,既美且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管窺筐舉

英文翻译:limited outlook

管窥筐举的意思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窥:1.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管中窥豹。2.暗中察看:窥探。窥测。

筐:用竹篾、柳条、荆条等编的容器:抬筐。粪筐。编竹筐儿。两筐土。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成语评论

管窥筐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常见现象——用有限的视角或笨拙的方法去处理问题。比如有人想了解一座城市,却只盯着手机里的地图导航看,还自信满满地说:“我早就摸清这里的路啦!”这就像透过竹管看风景,用破筐装珍宝,既片面又吃力。

问题1:这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它的核心是提醒我们:认知和行动的方式如果过于局限,效果会大打折扣。就像拿着漏水的桶去打水,再努力也难装满水缸。

问题2:现实中哪些情况算“管窥筐举”?比如用“刷题战术”应对考试改革,或是用传统经验处理新兴行业的问题。有个创业的朋友曾抱怨:“我按十年前的成功案例做直播带货,结果观众根本不买账。”这正是用旧筐装新果,筐再大也装不下时代的变化。

问题3: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状态?因为惯性思维和安全区效应。就像总用自家菜刀切所有食材,遇到牛油果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但换个角度想,这种“笨办法”有时反而能误打误撞出新意——就像用竹筐捞鱼虽然漏掉很多,偶尔也能收获意外的小虾。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不是全盘否定“土方法”,而是强调要清醒认识方法的局限性。就像疫情期间有老人用收音机听防疫知识,虽然不如年轻人刷手机全面,但主动获取信息的态度本身就值得肯定。关键是要保持开放心态,竹管看久了,记得换个望远镜;破筐用惯了,也该试试新背包。

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自问:我现在是拿着显微镜还是广角镜?带着麻袋还是集装箱?认知工具升级了,解决问题才会事半功倍。就像古人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对工具比盲目使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