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ěng
  • duǎn
  • s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ěng duǎn jí shēn

成语解释: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繁体字形:绠短汲深

英文翻译:my ability is unequal to the given task , for you cannot use a short rope to draw water from a deep weel

绠短汲深的意思

绠:汲水用的绳子。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汲:1.从下往上打水:从井里汲水。2.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成语评论

绠短汲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井绳太短,却要打深井的水”,用来比喻能力不足却要承担超出自身水平的任务。比如,一个刚入职的实习生被临时推上项目负责人的位置,面对复杂的客户需求和团队管理,他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时候同事可能会私下议论:“小张这次真是绠短汲深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明知能力不足,还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挑战? 其实这背后往往隐藏着现实压力或成长需求。比如一位创业者为了抓住市场机会,不得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硬着头皮扩张业务,这时候“绠短汲深”反而成了突破舒适区的必经之路。这种矛盾恰恰体现了人的进取心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博弈。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社区里的退休王阿姨热心组织文艺汇演,但缺乏活动策划经验,导致节目流程混乱。邻居们虽然理解她的初衷,但也感慨道:“王姐这次真是绠短汲深了。”不过有趣的是,两个月后的中秋节活动,她特意邀请了专业主持人帮忙,反而让活动大获成功——这说明正视短板并寻求合作,能有效化解“短绳打深水”的困境。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不该被简单理解为对能力的否定。就像登山者初次挑战高峰时总会遇到体能极限,职场新人接手重大项目时难免手忙脚乱,这些“绠短汲深”的时刻恰恰是成长的契机。重要的是保持清醒认知:既要明白当前能力的边界,也要相信“短绳”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或协作变得更长。

不妨再观察教育领域:有位高中物理老师让初二学生提前接触相对论概念,孩子们听得云里雾里。家长质疑这是“绠短汲深”,但老师解释这是为了激发兴趣。这种争议恰恰反映出“能力与挑战”的平衡艺术——完全规避高难度任务可能限制发展,盲目拔高又可能导致挫败感。

最后看个职场进阶案例:程序员小李主动申请带团队,初期常因沟通问题与组员产生摩擦。上司评价他“有点绠短汲深”,却依然给予三个月试用期。结果小李通过参加管理培训、观察前辈工作方式,最终成功转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短绳”可以通过主动学习变成“长绳”,关键是要保持开放心态和行动力。

绠短汲深的造句

  1. 造句 总编责任重大,我绠短汲深,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2. 造句 这个担子重,我怕绠短汲深,难以胜任。
  3. 造句 请您瞻念一下民间外交的前途!有否绠短汲深之惧?网友“冷谈”说:“民间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4. 造句 如若硬塞予他们,绠短汲深,褚小怀大,必然会覆?偾辕,后果不堪设想。
  5. 造句 在这地势迂回曲折的诺大群山之中,仅以两万多大军平推直进,实有绠短汲深之难。
  6. 造句 唐有李太白,近有苏东坡,天下诗词文章,在他二人手中已写尽了,何况我绠短汲深,想做句诗赞美李花,也是才力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