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shì dān dān
成语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成语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繁体字形:虎視眈眈
英文翻译:look at fiercely as a tiger does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眈:〔眈眈〕用眼睛注视。形容恶狠狠地盯着:虎视眈。
眈:〔眈眈〕用眼睛注视。形容恶狠狠地盯着:虎视眈。
说到“虎视眈眈”,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办公室里同事盯着升职机会的眼神,还是商场里竞争对手的暗中观察?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像老虎一样紧盯着猎物”,但它的实际用法可丰富多了。举个例子:“新开的奶茶店生意火爆,同行在街角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推出同类产品。”这里既没有真老虎,也没有血腥场面,却把市场竞争的紧张感表现得活灵活现。
有人可能会问:“虎视眈眈只能用来形容坏人吗?”其实不然。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你玩游戏时,弟弟在旁边虎视眈眈等着接手呢。”这里的“虎视眈眈”反而带着点俏皮的生活气息。关键要看语境——这个成语本身不带绝对善恶属性,重点在表现“密切注视且意图明确”的状态。
更值得探讨的是,现代社会里的“虎视眈眈”其实常出现在良性竞争中。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虎视眈眈传统燃油车市场,加速推进技术革新。”这种用法突破了传统认知,反而凸显了积极进取的态势。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适用性比古代更广,毕竟当代社会处处充满“看不见的竞争”。
不过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分寸。说“投资人虎视眈眈新兴行业”是客观描述,但如果说“邻居虎视眈眈我家阳台”,就可能引发误解。有趣的是,在职场培训中,有些导师会建议:“别让自己成为团队里虎视眈眈的那个人,而要做蓄势待发的那一个。”这种用法赋予了成语新的正向解读空间。
下次看到两只猫盯着鱼缸,或是球迷盯着比分牌时,或许你会心一笑:这不就是现实版的“虎视眈眈”吗?语言就像变色龙,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随着时代呼吸,在不同场景里焕发新生命。只要把握住“高度专注的意图性注视”这个内核,用起来自然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