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ǎo niǎo tíng tíng
成语解释: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裊裊婷婷
英文翻译:curvaceous and soft
袅:柔软细长的样子:袅娜。
袅:柔软细长的样子:袅娜。
婷:〔婷婷〕秀美的样子。
婷:〔婷婷〕秀美的样子。
“袅袅婷婷”这个成语到底该咋用呢?咱们先看个例子:春日的湖边,柳枝随风摆动,袅袅婷婷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仿佛少女踮着脚尖在跳舞。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柔美,又暗含了拟人化的想象。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只能形容人吗?其实不然。清晨推开窗,看见远处炊烟袅袅婷婷地升向天空,这样的画面同样适用。成语的妙处就在于既能具象又能抽象——既可以描摹舞者轻盈的步态,也能比喻雾气缭绕的山峦。
我发现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有个有趣现象:在短视频里,常用来形容汉服爱好者衣袂飘飘的仪态。这说明传统文化意象正在与新媒介产生化学反应。比如有位UP主拍摄的敦煌飞天仿妆视频,发髻上的飘带随着转身动作袅袅婷婷地展开,弹幕立刻被这个成语刷屏。
要特别注意语境差异。同样是描述动作,说“服务员端着茶盘袅袅婷婷走来”就稍显违和,换成“茶艺师手持紫砂壶袅袅婷婷斟茶”就恰当得多。关键要抓住“轻盈而不失端庄”这个内核,既不能用在笨拙的动作上,也不适合过于现代机械的场景。
最近在读《浮生六记》,发现古人早就玩转了这种意境美:“见小舟从芦苇中荡出,舟中人身姿袅袅婷婷”。这种跨时空的审美共鸣,或许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下次看到晨雾中的晾衣绳轻摆,或者小猫优雅地跃上窗台,不妨试试这个自带画面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