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biǎn
拼音 [bāo biǎn]
注音 ㄅㄠ ㄅㄧㄢˇ
繁体 褒貶
是否常用

褒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褒贬bāo biǎn

    基本解释

    褒贬 bāobiǎn

    (1) [praise and disparage]∶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 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三国演义》

    褒贬是非

    (2) [speak ill of]∶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

    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辞典解释

    褒贬  bāo biǎn   ㄅㄠ ㄅㄧㄢˇ  

    批评是非、优劣。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褒贬  bāo bian  ㄅㄠ ˙ㄅㄧㄢ  

    偏义复词,专指不好的批评。
    《红楼梦.第一四回》:「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得十分的整肃。」

    英语 to appraise, to pass judgment on, to speak ill of, praise and censure, appraisal

    德语 beurteilen, bewerten (V)​

    法语 louer et blâmer, estimer

网络解释

  1. 褒贬

    褒贬,汉语词汇,拼音为bāo biǎn,意思是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褒贬的单字解释

  • 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褒奖。褒扬。2.(衣服)肥大:褒衣博带(宽袍大带)。
  • 1.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贬黜。贬值。他曾被朝廷贬到边远地区做官。2.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跟“褒”相对):他被贬得一无是处。

【褒贬】的常见问题

  1. 1. 酸甜苦辣尝尽方知世间真味,褒贬毁誉经过不枉此番人生。

  2. 2. 根深不怕风摇行止无愧天地;身正何惧影移褒贬自有春秋。

  3. 3. 我们在褒贬古代作家、作品的时侯,不能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

  4. 4.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5. 5.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6. 6. 天王出击总是褒贬不一的,众口难调的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

  7. 7. 又不得效薄技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

  8. 8. 褒贬都是一种关注,都值得感谢……至于极少数入戏过深,因角色恶意中伤到演员本人的非理性举动,我表示理性的对待……别人向你吐口水,你总不能自降身份向他甩鼻涕吧……!

  9. 9. 对之众说纷纭,褒贬有别,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探求其内心世界,历史地理解其人其事,对西晋时代及其人物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10. 10. 作为小说家,德莱塞的地位向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