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ǐn xiǎo shèn wēi
成语解释: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成语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謹小慎微
英文翻译:timid and overcautious
谨:1.谨慎;小心:勤谨。恭谨。拘谨。谨记在心。谨守规程。2.郑重地:谨启。谨领。谨具。我们谨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谨小慎微”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在夸人细心,但有时候又感觉带点批评,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李刚入职时,连发邮件都要反复检查三遍标点符号,生怕出一点差错。同事笑他“太谨小慎微”,他却说:“新人犯错成本高,宁可多花时间确认细节。”
有人问:“谨小慎微和胆小怕事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看动机。比如老张投资股票,每次只拿闲钱的10%试水,别人说他“不敢冒险”,但他自己清楚这是“控制风险”,而非单纯害怕失败。前者是理性规划,后者是情绪主导。
生活中这个成语还能怎么用?想象你朋友装修房子,连踢脚线颜色都要比对十种色卡。你可以调侃:“你这谨小慎微的劲儿,快赶上博物馆文物修复师了!”既点出对方过于细致,又暗示专业态度值得肯定。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特别需要“精准的谨小慎微”。就像程序员写代码时,多写个分号可能让整个系统崩溃;医生开药时,剂量小数点错位就是人命关天。但要注意别让谨慎变成束缚——见过有人因为过度担心方案不完美,反而错过了项目 deadline。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人用“谨小慎微”最早出自《淮南子》,原意是提醒官员处理政务要细致。放到今天,或许可以理解为:在重要环节保持警觉,在次要部分适当放手,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