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
  • lán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n lán wú yàn

成语解释:贪婪:贪得无厌;餍: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28年》:“贪婪无餍,忿类无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贪婪

繁体字形:貪惏無餍

英文翻译:Greedy and insatiable

贪婪无餍的意思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婪:贪爱财物:贪婪。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餍:1.吃饱。2.满足。

成语评论

贪婪无餍”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炒股赚了钱,本来计划见好就收,但他总想着“再涨一点就抛”,结果市场突然崩盘,连本金都赔了进去。这故事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其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有人拼命加班想升职,最后却累垮身体;有人囤积打折商品,结果家里堆满用不上的东西。

为什么人们明知贪婪有害却难以自控?从心理学角度看,大脑的奖励机制会让人对“可能获得更多”产生依赖感。就像游戏里的抽卡系统,明明知道大概率会落空,但“万一抽中SSR”的念头就是停不下来。这种心理如果失控,就容易陷入“贪多嚼不烂”的恶性循环。

有人问:贪婪难道没有积极意义吗?确实,适度的进取心能推动社会进步,但关键要区分“进取”和“贪欲”。就像种田需要施肥,适量能让庄稼丰收,过量反而会烧坏根系。我见过不少创业者,前期靠拼劲打开市场,后期却因盲目扩张把好牌打烂,这就是没把握好度的典型案例。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克制欲望反而成了稀缺能力。有个有趣的现象:超市试吃摊前,拿第三块饼干的人总会下意识看看周围——这说明我们内心其实有预警机制。培养这种自我觉察能力很重要,比如设定财务预算时多留20%缓冲空间,网购前先放购物车晾三天,这些“刹车系统”能有效防止失控。

观察自然界的生存智慧会发现,松鼠储粮不会塞满整个树洞,蜜蜂采蜜也懂得给蜂巢留通风口。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或许更应该学会“知止”的智慧。下次当“再多一点”的念头冒出来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决定是让我更自由了,还是被欲望捆得更紧了?

"贪婪无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