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
  • lán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n lán wú yàn

成语解释:同“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宋·苏轼《梁工说》:“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贪婪

繁体字形:貪惏無厭

英文翻译:insatiably covetous and gluttonous

贪婪无厌的意思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婪:贪爱财物:贪婪。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厌:1.不喜欢;憎恶:厌烦。厌弃。2.满足:学而不厌。

成语评论

贪婪无厌”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实际例子:某公司高管为了快速扩张市场,不顾产品质量疯狂收购竞争对手,结果资金链断裂,反而拖垮了自家企业。这里“贪婪无厌”生动刻画了决策者只知索取、不懂节制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工作进取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比如年轻人加班争取晋升机会,这是积极表现;但若用造假数据陷害同事上位,就成了贪婪无厌的典型。前者是正常竞争,后者已经突破道德底线。

生活中其实藏着不少隐性案例。朋友聚会时,有人总想把桌上的零食全装进自己包里;网购看到打折商品,明明不需要却成箱囤积。这些行为看似无关痛痒,实则反映出“多就是好”的惯性思维。说白了,贪婪无厌不只是大奸大恶,也可能渗透在日常习惯里。

从历史角度看,这个成语特别耐人寻味。明朝权臣严嵩敛财无数,府中金银堪比国库,最终却被抄家流放。反观同时期的海瑞,虽两袖清风却名垂青史。这对比印证了老祖宗的智慧:贪得越多,摔得越重。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如何用制度设计来平衡人性中的这一面?

个人认为,贪婪无厌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失衡。就像吃自助餐时,有人非要把餐费“吃回本”,结果撑到伤胃。换个角度看,若能建立“适量即圆满”的认知,反而能避免很多自我消耗。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与其盲目追逐更多,不如专注经营真正需要的东西。

最后不妨想想:当我们批评他人贪婪时,是否也该审视自己?刷短视频停不下来的手指、购物车里永远清不完的待付款、工作群里不断攀升的OKR指标……这些现代生活场景里,或许正藏着重新理解这个成语的钥匙。知足常乐虽是老生常谈,但在物质过剩的时代反而成了稀缺品质。

贪婪无厌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大家都不愿同他交往。也作“贪婪无厌”、“贪欲无厌”、“贪而无厌”。
  2. 造句 大卫能不能干掉黑手党刺客,从水面下静候的贪婪无厌的鲨鱼中逃生,或者他会屈从于跟他父亲相同的命运?
  3. 造句 缺乏一个感恩的心,他们变得贪婪无厌。
  4. 造句 无常鬼用人间的钱催得迅速点,免得再胡言乱语贪婪无厌.
  5. 造句 呜呼!岛夷蛇豕,荐食上国,既噬台鲜,复攫东北,贪婪无厌,兵压平津,陷察攻晋,谓我无人。
  6. 造句 思付间不禁舒臂揽了揽可珠的柳腰,低头贪婪无厌地在她玉唇上印下一个深情的吻。
  7. 造句 贪婪无厌之浪汉,结群聚伙,占据沿海岛屿。
  8. 造句 叔父此言差矣,此事却为你我思虑不周,既知那人本就贪婪无厌,却礼数不周,不怪对方不见。
  9. 造句 面对如此徘徊的女性,即使那些有房子的男人也开始动起脑筋,避免碰上那些贪婪无厌极其拜金的女人。
  10. 造句 几个人合伙在背后偷袭暗算,把他给敲死在了坟墓里,他死有不甘,在临死前偷偷拉响了炸弹,结果是大家同归于尽,最后财富谁也没有带出去,这就是贪婪无厌的报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