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jiā xìng mìng
成语解释: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全家人的生命和财产
繁体字形:身家性命
英文翻译:man 's life and family possessions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性: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身家性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财产和生命”,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存基础。比如有人投资全部积蓄创业时,朋友可能会劝他:“这可是你的身家性命,别冲动啊!”这时候的“身家性命”既指金钱投入,也暗含事业失败可能带来的生存危机。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全部财产”而要用这个成语?其实“身家性命”比单纯说钱更有画面感。试想老张抵押房子给儿子治病时,邻居感叹:“他把身家性命都押在手术台上了。”这句话不仅传达经济压力,更让人感受到家庭命运悬于一线的紧张感。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有了新用法。比如程序员小王通宵修复系统漏洞时,组长会说:“客户数据安全就是公司的身家性命。”这里将个人层面的概念扩展到企业核心利益,既保留了原有的重量感,又符合当代职场语境。
值得注意的误区是,有些人误以为这个成语带有消极色彩。其实它更像中性描述——既可用于警示风险(如“别拿身家性命赌股票”),也能表达决心(如“科研团队把身家性命押在这个项目上”)。就像登山者系紧安全绳的动作,既是对危险的防御,也是对目标的坚持。
观察发现,年轻人使用这个成语时更倾向比喻义。直播行业里“粉丝信任就是主播的身家性命”的说法,就把虚拟关系具象化为生存资本。这种用法虽偏离传统定义,却生动反映了数字时代的新型依赖关系。
最后想说的是,理解成语就像解锁文化密码。当我们说“守护身家性命”时,本质上是在讨论如何平衡风险与机遇。这个四字短语跨越时空提醒着我们:既要对重要事物保持敬畏,也要有为之拼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