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án lǐ zhī
成语解释: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至死不渝的爱情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連理枝
英文翻译:Commissure branch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连理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大自然写的一首情诗?比如,你可能会在小说里读到这样的句子:“两棵树的枝干在风雨中悄然缠绕,最终长成连理枝,仿佛见证着树下恋人不变的誓言。”这里用“连理枝”比喻感情深厚、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不是比直白的描述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连理枝”来形容亲密关系呢?其实这个意象源自古代传说。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自然现象和人间情感巧妙结合——树木的枝干本应各自生长,却能突破物理规律交织共生,这种“反常”恰恰象征了超越寻常的情感联结。
举个现代职场中的例子:“市场部和研发部就像连理枝,看似分工不同,实则共享养分才能开花结果。”这里跳出传统的情感语境,用连理枝的共生特性比喻跨部门协作。你看,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跨越时空,给新事物提供熟悉的认知框架。
不妨思考:现代社会还需要这样的传统意象吗?我的观察是,越是数字化的时代,人们越需要具象化的情感符号。就像年轻人会在婚礼上特意布置连理枝装饰,这种源自农耕文明的比喻,反而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再来看个反常识的用法:“这两家竞争公司竟在环保项目上结成连理枝,共同培育新技术。”用看似矛盾的“竞争”与“连理枝”制造张力,反而凸显合作关系的珍贵。成语的弹性正在于此——它既能承载千年不变的情感内核,又能包裹当下社会的复杂现实。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仔细观察公园里的连理枝,会发现它们的接触点往往有独特的生长纹路。这多像人与人的关系,真正的深度联结从来不是表面贴合,而是在磨合中长出新形态。下次看到缠绕的枝干,或许你会对“亲密关系”有更立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