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guāng shǎn shǎn
成语解释: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光彩闪烁
繁体字形:金光閃閃
英文翻译:golden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闪:1.闪避:闪开。闪过去。闪在树后。2.(身体)猛然晃动:他脚下一滑,闪了闪,差点跌倒。3.因动作过猛,使一部分筋肉受伤而疼痛:闪了腰。4.闪电:打闪。5.突然出现:闪念。山后闪出一条小路来。6.闪耀:闪金光。电闪雷鸣。眼里闪着泪花。7.甩下;丢下:出发时一定来叫你,不会把你闪下。8.姓。
闪:1.闪避:闪开。闪过去。闪在树后。2.(身体)猛然晃动:他脚下一滑,闪了闪,差点跌倒。3.因动作过猛,使一部分筋肉受伤而疼痛:闪了腰。4.闪电:打闪。5.突然出现:闪念。山后闪出一条小路来。6.闪耀:闪金光。电闪雷鸣。眼里闪着泪花。7.甩下;丢下:出发时一定来叫你,不会把你闪下。8.姓。
提到“金光闪闪”,你会联想到什么场景?是阳光洒在宫殿屋檐上的琉璃瓦,还是珠宝柜台里陈列的黄金首饰?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常用来形容物体表面闪耀着明亮夺目的金色光芒。比如小说里描写武侠高手的宝刀“刀鞘上镶嵌的金龙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瞬间让读者脑补出神兵利器的威风模样。
有人可能会问:“金光闪闪只能形容静态物品吗?”其实不然。去年参观苏州园林时,我注意到池塘里的锦鲤群游过时,鱼鳞反射着阳光,整片水面仿佛流动的金箔,这才发现动态场景用“金光闪闪”反而更有灵气。这种用法打破了成语的固化印象,说明语言需要在使用中保持活力。
在商业文案中如何巧妙运用这个成语?某珠宝品牌的海报给了我启发。他们在展示婚庆金饰时写道:“让每个幸福时刻都金光闪闪”,既突出了产品特质,又赋予了情感价值。不过要注意适度原则,有位朋友曾在毕业论文里写“实验数据金光闪闪地证明了假设”,这种强行套用就显得滑稽了。
现代生活中,“金光闪闪”正在被赋予新内涵。有次听到年轻同事形容刚装修好的直播间:“背景墙的金色灯带简直金光闪闪,直播间人气都翻倍了!”这里不仅指物理反光,更暗示着吸引眼球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成语完全能跟上时代节奏,关键在使用者能否找到合适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使用会削弱表达力度。就像不能把所有黄色物品都称为“金光闪闪”,这个成语更适合强调贵重、华丽或神圣的特质。下次看到晚霞映照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或许可以试试这样描写:“夕阳为整栋建筑镀上了金光闪闪的轮廓,都市森林瞬间变成童话里的黄金城堡。”这样的表述既有视觉冲击力,又保留了成语本身的韵味。
语言就像流动的黄金,既需要保持纯度,也要适应不同模具的塑造。当我们用“金光闪闪”描述智能手表的玫瑰金表盘,或电竞键盘的RGB光效时,实际上正在参与汉语的进化实验。这或许就是成语的生命力——在坚守本义的同时,始终为新时代留有闪光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