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guāng
  • g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guāng gài dì

成语解释: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金光蓋地

英文翻译:Golden

金光盖地的意思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文言虚词,何不。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金光盖地”这个成语听起来挺大气,但到底用在哪里合适呢?举个例子:清晨的阳光洒在金黄的稻田上,整个村庄仿佛被金光盖地,连空气都染上了丰收的喜悦。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暗含对劳动成果的赞美。

有人可能会问:金光盖地只能形容自然景观吗?其实不然。比如在商业场景中,可以说“新区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下金光盖地,映照着这座城市的野心与活力”。金属质感与城市发展形成巧妙呼应,赋予成语现代感。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转折语境。比如:“虽然公司账面上金光盖地,但员工福利始终未见改善。”前后对比既突出表面繁荣,又引发对实质问题的思考。这种用法打破了成语的单一属性,反而增强表达张力。

值得讨论的是,金光盖地是否总代表积极意义?从个人观察来看,现在年轻人更倾向辩证看待。就像有人调侃:“直播间里礼物特效金光盖地,可主播真正到手的分成可能不到三成。”这种黑色幽默式的用法,恰恰反映了对表面现象的清醒认知。

在文学创作中,这个成语还能制造时空穿越感。比如:“考古队掀开墓室的那一刻,陪葬的金器在灯光下金光盖地,千年王朝的奢华扑面而来。”这里既保留成语的古典韵味,又通过现代考古视角激活历史场景。

说到底,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下次描写夕阳下的体育场时,试着说“晚霞为观众席镀上金边,整个场馆金光盖地,欢呼声在光影中此起彼伏”。你会发现,熟悉成语也能讲出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