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成语解释: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门庭冷清
繁体字形:門可羅雀
英文翻译:a deserted house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罗:1.捕鸟的网:罗网。天罗地网。2.张网捕(鸟):门可罗雀。3.招请;搜集:罗致。网罗。搜罗。4.陈列:罗列。星罗棋布。5.一种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张网状物,用来使细的粉末或流质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绢罗。铜丝罗。把面过一次罗。6.过罗:罗面。把面再罗一过儿。7.质地稀疏的丝织品:罗衣。罗扇。轻罗。绫罗绸缎。8.姓。9.用于商业,12打(144件)为1罗。[英gross]
雀:[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qiāo]〔雀子〕雀(què)斑。
“门可罗雀”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我们先拆解字面意思:门前冷清到能张网捕捉麻雀。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用在什么场景?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场所或人际关系冷清,缺乏人气。比如一家曾经红火的餐馆,因为换了老板导致菜品质量下降,结果顾客越来越少,服务员闲得在门口数蚂蚁——这时候就能用“这家店如今门可罗雀”来描述。
有人可能会疑惑:和“冷冷清清”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画面感。如果说“冷冷清清”是客观描述状态,“门可罗雀”则自带故事性——门前空得连麻雀都敢来觅食,这种夸张的对比让场景更鲜活。比如社区图书馆刚建成时人头攒动,但电子书普及后,现在书架间的走廊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这时候说“图书馆门可罗雀”比单纯说“没人”更有冲击力。
现实生活中哪里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观察新开的奶茶店就能明白。开业前三天买一送一,队伍排到马路对面;优惠结束后,店员比顾客还多,制作台干净得像样品展示区。这种反差正是“门可罗雀”的生动写照。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带有今昔对比的意味,暗示从热闹到冷清的转变。
有趣的是,这种冷清未必都是坏事。朋友讲过他的亲身经历:疫情期间他常去的健身房突然门可罗雀,反而让他获得了私教般的专属指导。这提醒我们,成语背后的情绪色彩取决于使用场景——同样是门庭冷落,书店老板可能焦虑,追求安静的读者却如获至宝。
在数字时代,“门可罗雀”有了新解读。线下实体店或许冷清,但商家可能正在直播间卖得火热。就像我家楼下那间裁缝铺,虽然店里常年不见客人,老师傅却通过微信群接定制订单接到手软。这种线上线下的人气反差,恰好体现了传统成语在现代社会的新生命力。
理解成语就像解锁观察世界的特殊视角。下次路过空荡荡的商铺或热闹的夜市,不妨想想“门可罗雀”这个成语——它不只是描述现状,更在提醒我们关注事物变化的过程与原因。毕竟,门前是车水马龙还是麻雀嬉戏,往往藏着值得思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