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án shàng jiā nán
成语解释: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困难
繁体字形:難上加難
英文翻译:extremely difficult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难上加难”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对味儿?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小明刚接手一个项目,客户突然要求提前两周交付,偏偏这时团队核心成员又生病请假。这简直是难上加难——原定的困难还没解决,新问题又雪上加霜。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困难重重’有什么不同?”关键在于“叠加感”。比如攀登雪山时遭遇暴风雪,装备还意外损坏——自然环境的挑战叠加装备问题,这才是难上加难的典型场景。
工作中也常见这类情况。张姐负责跨国会议筹备,时差协调已是难题,临时又被告知需要增加同声传译语种。她苦笑道:“这安排真是难上加难啊!”这里既有基础障碍,又出现意料之外的附加条件。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揭示问题的连锁反应。就像玩叠叠乐时,每抽掉一块积木,后续动作的难度就指数级增长。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特性,让难上加难的现象更普遍,但也催生出更灵活的解题思维。
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当遇到难上加难的处境,或许正是突破舒适区的信号。就像新手司机首次遇到暴雨天堵车,虽然压力倍增,但闯过这关后驾驶技术会突飞猛进。逆境中的叠加挑战,往往藏着跨越式成长的契机。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最近遇到的哪件事可以形容为难上加难?试着拆解其中的层级关系,或许会发现某些“附加难题”反而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