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ǒ shàng jiā yóu
成语解释: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有意扩大事态
繁体字形:火上加油
英文翻译:inflame one 's anger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油:1.指动物的脂肪和从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牛油。花生油。石油。2.一种液体食品:酱油。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门油饰一新。4.被油弄脏:衣服油了。5.圆滑;不诚恳:油腔滑调。这人太油了。
“火上加油”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咱们先举个例子:办公室里两个同事因为项目分工吵得面红耳赤,这时候有人突然插话:“小李上个月还偷偷说过你的坏话呢!”——这就是典型的“火上浇油”。原本只是工作分歧,却因为一句挑拨升级成人身攻击。
为什么人们会用“火上加油”来形容这种行为?核心问题在于:这种行为到底是无意还是故意?比如朋友闹矛盾时,你为了安慰一方而贬低另一方,看似在帮忙,实则可能激化矛盾。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其实和故意挑拨的性质完全不同,但结果却一样糟糕。
生活中如何避免成为“加油者”?举个真实场景: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抱怨物业,你跟着吐槽“上次修水管还收了我200块押金”。看似在声援邻居,实则可能引发集体投诉的连锁反应。这时候如果换成“咱们先把问题理清楚,一起找物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所有补充信息都是火上加油吗?当然不是。关键要看信息的真实性、必要性,以及传递方式。比如夫妻吵架时说“你上周确实忘了纪念日”,如果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沟通,就不同于阴阳怪气地翻旧账。
个人观察发现,很多“加油”行为源于情绪化的表达习惯。有次在超市看到两个孩子抢玩具,妈妈脱口而出:“姐姐就是比你懂事!”结果弟弟哭得更凶。这种比较式发言,哪怕出于教育目的,也可能在情绪高点引发反效果。
理解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任何情境下,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比随波逐流更重要。就像炒菜时火候太大容易烧焦,处理矛盾时“加料”太多反而难收场。与其做那个递油瓶的人,不如试试递杯凉茶——冷静客观的态度,往往能让矛盾自然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