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miàn
  • l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miàn liáo yá

成语解释: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青靣獠牙

英文翻译:a long-toothed man with a livid face

青面獠牙的意思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獠:凶恶。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成语评论

说到“青面獠牙”,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戏曲里的恶鬼形象——脸色发青、牙齿外露,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比如:“庙会上的傩戏表演中,戴着青面獠牙面具的演员一登场,孩子们吓得直往家长身后躲。”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形象,最初就是用来形容鬼怪或恶人的可怕面貌。

但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外貌吗?其实不然。比如我们可以说:“公司里那个总爱背后捅刀子的同事,虽然长得斯文,但做起事来简直青面獠牙。”这里就用它比喻了行为上的阴险狠毒,说明其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外貌描写。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掉牙”的成语吗?我倒觉得恰恰相反。在描写网络暴力时,可以说:“躲在屏幕后的键盘侠们,用青面獠牙般的语言肆意攻击他人。”这种传统意象与当代现象的碰撞,反而让表达更鲜活。毕竟,人性中的恶意从古至今都存在,只是换了表现形式。

更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轻松的场景里。比如朋友开玩笑:“你昨晚熬夜赶方案,今早照镜子的模样简直青面獠牙!”这种夸张的幽默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画面感,又消解了原有的恐怖意味。可见语言就像橡皮泥,关键看我们怎么捏塑。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用“社畜”“黑化”等新词,但像“青面獠牙”这样富有历史质感的表达,反而能在特定场景中产生陌生化效果。下次写小说刻画反派时,与其直白地说“他很坏”,不如写“他眼底泛着青光,笑意里露出狼犬般的尖牙”,是不是更有记忆点?

语言就像工具箱,每个成语都是独特的工具。与其纠结“青面獠牙”是否过时,不如思考:当我们需要刻画某种极具冲击力的负面形象时,这个沉淀了文化记忆的成语,或许正是最趁手的那把锤子。

青面獠牙的造句

  1. 造句 电影里的鬼总是青面獠牙。
  2. 造句 听到吼叫,他直奔过去,只见一个青面獠牙的人倒在地上。
  3. 造句 他说,昨晚做了个可怕的梦,许多青面獠牙的小鬼向他扑来,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4. 造句 上联:青面獠牙面目狰狞,面面相赫,下联:欢声笑语诡异嚎叫,异语同声,横批:同乐万圣节。祝各位开心鬼吃好喝好玩好!
  5. 造句 青面獠牙,目带凶光,衣着褴褛,手持大刀,一看你就是个标准的中国鬼怪。万圣节是西方的节**出来干什么啊?你冷笑道:“哈哈,现在都与世界接轨了!”那我也凑个热闹祝你万圣节快。
  6. 造句 现在出现在她眼前的是德纳第大娘,那样青面獠牙、眼里怒火直冒的德纳第大娘。
  7. 造句 祥,有的青面獠牙,真是千变万化,姿态各异,各尽其妙。
  8. 造句 放眼一看,竟看见此时满脸乌黑,青面獠牙的任老太爷,正死死搂着自己的儿子。
  9. 造句 红光一闪,一只青面獠牙,身着黑袍的鬼呼啸而出,嶙峋白骨的手上赫然插着一颗人心。
  10. 造句 那打头阵的青面獠牙兽见转眼间自己的队伍就减少了不少,原本猛打猛冲的劲头在当头喝棒之下消停下来。

"青面獠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