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āo piāo yù xiān
成语解释: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成语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飄飄慾僊
英文翻译:tread air
飘:1.随风摇动或飞扬:飘动。飘摇。飘落。红旗飘飘。外面飘着雪花。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两腿发飘。3.轻浮;不踏实:作风有点儿飘。4.姓。
飘:1.随风摇动或飞扬:飘动。飘摇。飘落。红旗飘飘。外面飘着雪花。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两腿发飘。3.轻浮;不踏实:作风有点儿飘。4.姓。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仙:1.仙人;神仙:成仙。求仙。2.(Xiān)姓。
提到“飘飘欲仙”,许多人会联想到轻盈、自在的状态。比如,清晨漫步在山间薄雾中,脚下仿佛踩着云朵,身体轻得像是要飞起来,这时候用“飘飘欲仙”形容再贴切不过。但为什么这个成语总让人想到“脱离现实”呢?其实,它更多是比喻一种精神上的超脱感,而非真正的物理漂浮。
有人问:“用‘飘飘欲仙’会不会显得夸张?”举个例子,当你在音乐节现场听到最喜欢的歌曲,全身细胞跟着旋律跳跃,那种忘乎所以的快乐,确实能让人产生“脱离地心引力”的错觉。这种体验虽然短暂,却真实存在。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用四个字浓缩复杂的情绪层次。
再看另一个场景:瑜伽练习者完成一套流畅的体式后,闭目调息时的表情。他们的面容舒展,呼吸绵长,仿佛与周遭空气融为一体。这时候说“她看起来飘飘欲仙”,既形容了身体的轻盈姿态,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状态。可见,这个成语能同时捕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
有人可能会疑惑:“和‘心旷神怡’有什么区别?”试着想象登山到顶峰的瞬间——前者更强调身体的轻快感,像是要羽化登仙;后者侧重心胸的开阔舒畅。比如背着帐篷徒步三小时终于抵达营地,卸下重装那刻,更适合说“浑身飘飘欲仙”;而望着眼前云海翻涌的景象,则用“心旷神怡”更准确。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创造“飘飘欲仙”的瞬间。在充斥着屏幕和压力的日常里,刻意寻找那些能让身心暂时悬空的体验尤为重要。可能是雨天窝在沙发读一本小说,可能是深夜听着老歌收拾旧物,当某个时刻突然感觉“轻得要飘起来”,那就是成语照进现实的魔法时刻。
最后留个小思考:你最近一次感到“飘飘欲仙”是因为什么?是完成重要项目后的如释重负,还是发现街角咖啡店飘来的香气?语言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把飘渺的感受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