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 qián zú
成语解释: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繁体字形:馬前卒
英文翻译:pawn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卒:[zú]1.兵:士卒。小卒。2.差役:走卒。3.死亡:生卒年月。4.完毕:卒业。5.文言副词。到底;终于:卒胜敌军。[cù]同“猝”。
“马前卒”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公司要推行新制度,老板让小李先去各部门“打头阵”收集意见。同事私下说:“小李真是老板的‘马前卒’,吃力不讨好的活儿都让他干。”这里既点明了小李的执行力,也暗含了对他可能被当“工具人”的同情。
有人会问:“马前卒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要看说话场景。在军队题材电视剧里,团长拍着新兵肩膀说:“你们是连队的马前卒,这场仗就靠你们撕开突破口!”这时候明显带着激励和信任。但如果朋友提醒你:“别总给人家当马前卒,自己的事都耽误了”,这就成了善意的劝诫。
再举个跨文化例子:社区垃圾分类推行时,王阿姨主动站在垃圾桶旁指导邻居。有人说她“爱管闲事”,女儿却骄傲地说:“我妈就是环保事业的马前卒!”这里既有吐槽也有认可,生动展现了成语的情感弹性。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现代职场。刚入职的年轻人往往需要扮演“马前卒”积累经验,但关键是要把握分寸——既要展现执行力,也要避免被过度消耗。就像下棋时的“卒子”,前期稳步推进,过河之后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下次遇到朋友为团队冲锋陷阵时,不妨拍拍他肩膀:“你这马前卒当得够拼啊!不过记得给自己留点‘兵变车’的后手。”用轻松的方式既肯定付出,又提醒保持清醒,这才是成语活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