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è lì jī qūn
成语解释: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鶴立鶏羣
英文翻译:stand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鹤立鸡群”这个词儿,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开年会时,小李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站在一群穿休闲装的同事中间,像鹤立鸡群一样显眼。这时候旁边的同事悄悄说:“你这身打扮,简直像是从另一个片场走来的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鹤立鸡群”而不是直接说“特别突出”?其实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画面感——想象白鹤修长的脖颈、优雅的姿态,和叽叽喳喳挤作一团的鸡群形成强烈对比。就像在满是共享单车的停车区里,突然出现一辆锃亮的公路自行车,那种视觉冲击就是成语的精髓。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上周社区才艺表演,王阿姨的京剧选段确实技压全场,但主持人说“您这表演真是鹤立鸡群”,老人家当场黑了脸——原来她把“鸡群”理解成了贬义。这说明运用成语时,要考虑听众的认知背景,避免好心办坏事。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降维打击”的场景。比如朋友群里都在讨论电视剧,突然有人抛出量子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知识层面的悬殊差距,用“鹤立鸡群”形容就格外贴切。不过话说回来,当鹤固然风光,但鸡群也有自己的热闹,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最近在商场看到个有趣现象:奶茶店扎堆的楼层里,有家书店安静地亮着暖黄灯光。它不参与满减促销,也不放流行音乐,就像现代版的鹤立鸡群。这让我想到,有时候保持独特气质反而比盲目迎合更有存在感。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把握“鹤立鸡群”的使用分寸?观察发现,当描述对象具有客观优势且对比鲜明时最合适。比如新入职的程序员三天搞定别人半个月的任务量,这时候用这个成语既能突出能力,又不会显得刻意吹捧。重要的是,这个差异应该是自然呈现,而非刻意为之的结果。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鹤群中其实也存在等级秩序。这提醒我们,所谓“突出”很多时候是相对概念。就像在学霸班里,第一名可能只是比第二名多考了2分。所以用这个成语时,不妨多考虑语境中的参照系,让比喻更加精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