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 bì dà yì

成语解释: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成语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繁体字形:麻痹大意

英文翻译:drop one's guard

麻痹大意的意思

麻: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指“芝麻”:麻酱。麻油。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7.喻纷乱:麻乱。麻沸。8.姓。

痹: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成语评论

麻痹大意”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吧:老张开车时总爱看手机,结果在路口没注意红灯,差点撞上行人,这就是典型的“麻痹大意”。很多人觉得“这种小事不会出问题”,但风险往往藏在侥幸心理里。

为什么我们容易陷入麻痹大意?核心问题在于,人们对熟悉的事物容易产生“惯性思维”。比如考试前复习了十遍的知识点,最后一刻反而懒得检查,结果偏偏错在这道题上。这时候可以问自己:“重复做同一件事,是否反而会降低警惕?”答案是肯定的——大脑习惯了流程化的动作,注意力就会松懈。

工作中也常见类似情况。程序员小王写完代码后觉得“功能跑通了就行”,结果上线后才发现有个低级错误。这种案例告诉我们:越是看似简单的事情,越需要保持清醒。有个小窍门是给自己设置“检查节点”,比如每完成半小时工作就停下来核对清单。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区分谨慎和过度紧张?”关键在于平衡。我有个同事每次做项目都像打仗,反而容易出错;另一个同事会在关键节点集中注意力,其他时候保持松弛状态。这就像骑自行车——握太紧车把会手酸,完全松手又会摔倒,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力道最重要。

最近看到个有趣的研究:人在连续处理同类任务时,出错率会在第3-5次时达到峰值。这说明机械重复确实会消磨专注力。下次当你在做重复性工作时,不妨试试换个姿势,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给大脑一点新鲜刺激。

说到底,防范麻痹大意不是要人时刻紧绷神经,而是培养对风险的觉察力。就像老司机开车时会注意后视镜的盲区,厨师翻炒时会留意火候的变化。这种动态的警觉,才是对抗粗心的最佳武器。毕竟生活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个选择都可能影响结果。

麻痹大意的造句

  1. 造句 一看二慢三通过,麻痹大意闯大祸。
  2. 造句 生命之树毁于麻痹大意,平安之果结于谨慎警惕。
  3. 造句 姐姐麻痹大意,叫小偷累累得手。
  4. 造句 放松警惕是危及生命的前兆,麻痹大意是酝酿事故的温床。
  5. 造句 麻痹大意一时,痛苦后悔一生。
  6. 造句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任何疏漏,都会引起不安全事故发生。
  7. 造句 工作上的麻痹大意,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8. 造句 在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路上开车,只要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就可能出事故。
  9. 造句 严阵以待的反义词是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10. 造句 这一意外的交通事故给麻痹大意的司机们敲响了警钟。

"麻痹大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