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zòng qī qín
成语解释:见“七纵七禽”。
成语出处:《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七縱七擒
英文翻译:make others genuinely convinced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纵:[zòng]1.放:纵虎归山。纵火。2.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3.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4.即使:纵然。纵使。纵令。5.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6.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7.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zǒng]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纵纵尔”。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擒:抓;捉拿:生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七纵七擒”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次抓住孟获又七次释放的故事。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反复放走对手?其实,这背后藏着一种“攻心为上”的智慧。比如在职场上,管理者发现员工频繁犯错时,与其严厉处罚,不如给机会让他自己反思错误根源,反而可能激发责任感。这种策略不是纵容,而是用耐心换取真正的改变。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邻居家的孩子总在小区乱丢垃圾,若每次都大声斥责,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清理垃圾,并解释环境保护的意义,孩子反而会主动改正。这种“放”与“教”的结合,恰似七纵七擒的现代版本——用理解替代对抗,往往效果更持久。
有人质疑:反复宽容会不会显得软弱?其实关键在于把握尺度。就像诸葛亮释放孟获时,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底线:你可以不服,但必须遵守规则。这种柔中带刚的态度,反而让对手意识到“不是对方奈何不了我,而是给我留了台阶”。现代商业谈判中,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也常被用于打破僵局。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值得借鉴的是“节奏感”。就像钓鱼时收放鱼线的技巧,解决问题不能只靠蛮力。去年公司有个项目推进困难,我模仿这个思路:先暂停争论,带团队去客户现场观察实际需求,结果大家自然达成共识。有时候,“放”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创造新的解决空间。
或许有人会问: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这种方式不会太慢吗?但很多矛盾恰是因为追求速成而激化。就像种树不能每天拔出来看根须,给人成长空间反而能看到意想不到的变化。七纵七擒的故事流传千年,或许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性深处的某种共鸣:被尊重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最坚定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