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zòng qī qín
成语解释:亦作“七纵七擒”。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
成语出处: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七縱七禽
英文翻译:Seven longitudinal and seven birds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纵:[zòng]1.放:纵虎归山。纵火。2.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3.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4.即使:纵然。纵使。纵令。5.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6.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7.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zǒng]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纵纵尔”。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禽:1.鸟类:家禽。飞禽。2.古代是鸟兽的统称:五禽(虎、鹿、熊、猿、鸟)戏。3.古又同“擒”。
“七纵七禽”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讲某种古代战术?其实它的核心是“以退为进”。比如,小明总爱在团队讨论时反驳他人,但组长从不正面批评他,反而多次肯定他的积极发言,再引导他换位思考。半年后,小明成了最会倾听的人——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七纵七禽”吗?
有人可能会问:反复纵容对方,难道不会让对方得寸进尺?重点在于“七禽”的后手。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父母松手不是放弃保护,而是在孩子即将摔倒时总能及时扶住。真正的“纵”里藏着观察和预案,就像风筝线看着松,实则始终在掌控中。
菜市场张阿姨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她对待总想抹零的顾客,既不硬怼也不妥协,反而笑着多送根葱:“您是老主顾,下回多带朋友来呀!”这种带着人情味的“纵”,反而让砍价的人不好意思再纠缠。你看,柔软的力量往往比硬碰硬更有穿透力。
在职场中,这个智慧尤其珍贵。项目负责人面对总爱挑刺的同事,主动邀请他担任“找茬专员”,结果刺头变成了质量把关者。有时候,给人展现价值的舞台,比强行纠正更有改造力。就像治水,疏通永远比堵截更见效。
不过要注意,“纵”绝非无底线妥协。就像健身教练会给学员安排休息日,但绝不会允许动作变形。真正的智慧在于:在弹性空间里埋下改变的种子。当对方在自由探索中自己摸到边界,这种认知会比外力约束深刻十倍。
当代人总追求快刀斩乱麻,但有些事就像煲汤,文火慢炖才出滋味。给错误留点自我修正的余地,给矛盾留条自然化解的通道,这种迂回的智慧,或许正是浮躁社会里我们更需要的生活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