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cóng sì dé
成语解释: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成语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三従四惪
英文翻译:the three obediences and the four virtues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三从四德”这个词,现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是古代对女性行为规范的要求:“三从”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比如《红楼梦》里贾母夸王熙凤“到底是大家闺秀,妇德妇言都周全”,就是用四德标准在评价人。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老观念为什么能流行上千年?举个实际例子——明朝《牡丹亭》中杜丽娘被困闺阁,父亲严格管教她的言行,正是“未嫁从父”的现实写照。当时社会资源集中在男性手中,女性需要通过依附他人来生存,这种制度本质上是特定经济结构的产物。
那现代人还需要在意这些吗?我邻居张阿姨的故事或许能说明问题。她年轻时在婆家谨守“四德”,连买件新衣裳都要看丈夫脸色。现在女儿买房时,张阿姨却主动拿出积蓄支持,笑着说:“新时代了,女人自己手里有钱才硬气。”这个转变恰好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观念更新。
不过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现在有些家庭主妇重新开始研究女红烹饪,把“妇功”当生活情趣。就像我表姐周末常在家烤蛋糕,她说这是“压力释放,可不是为了伺候谁”。这说明传统概念可以剥离时代局限,转化为现代人自我修养的方式。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三从四德就像件老家具——摆在博物馆能让我们了解历史,但真要搬回家用,还得按现代生活方式改造。重要的是区分哪些是压迫性的陈规,哪些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智慧。比如“妇言”强调说话得体,这个沟通技巧放在职场中照样适用。
最近看到个调查挺受启发:00后女生最看重的品质前三位是独立、自信、善良,没人在意是否符合传统妇德标准。这或许预示着,当我们讨论道德规范时,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完整人格,而不是用性别框定行为模式。就像春天来了,有人穿汉服有人穿西装,关键是自己觉得舒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