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n y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浴:沐浴。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吕瞖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郑重其事
繁体字形:三浴三熏
英文翻译:Three baths and three smokes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浴:洗澡:沐浴。淋浴。浴室。海水浴。日光浴。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熏:[xūn]1.气味或烟气接触物体,使物体变颜色或染上气味:熏蚊子。烟熏黑了墙。2.熏制:熏鱼。熏鸡。熏干儿。3.温和:熏风。[xùn]〈方〉不好的气味袭人或使人中毒:不要让煤气熏着。
“三浴三熏”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洗三次澡、熏三次香,听起来像是古代贵族的“高规格仪式”,但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举个例子:小王为了准备一场重要的客户会议,不仅反复修改PPT,还提前演练了十几次发言,甚至模拟了客户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同事调侃他“太夸张”,他却笑着说:“这叫三浴三熏,重要的事必须做到极致。”
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用“洗澡熏香”来比喻认真准备?其实这是用具体动作表达抽象态度——洗澡代表去除杂念,熏香象征专注投入。放到今天,可以理解为对关键任务的“全流程打磨”。比如写论文时,从查资料、列框架到逐句润色,每一步都像“洗掉粗糙的部分”,最终让成果“自带香气”。
另一个例子是家庭教育。张姐教孩子学骑车,先是讲解原理,再扶着车练习平衡,最后悄悄放手让孩子独立骑行。她说:“教育就像三浴三熏,急不得。每个阶段都要‘洗掉’依赖,‘熏出’自信。”这种分阶段投入的耐心,反而比速成法更有效。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反复准备不是浪费时间吗?这里有个关键区分——不是所有事都需要三浴三熏。就像做饭,煮泡面只需三分钟,但煲老火汤就得守灶台。选择在值得深耕的领域投入时间,恰恰是聪明人的策略。比如程序员反复测试核心代码,画家在细节处层层晕染,都是用“三次沐浴”换“一次惊艳”。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传递的“敬畏心”。现在很多人追求“五分钟学会XX”“三天掌握XX”,而三浴三熏提醒我们:有些成就就像酿酒,必须经历时间沉淀。下次遇到真正重要的事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值得我洗三次澡、熏三次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