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shāng pí wèi
成语解释:伤:伤害。比喻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骂几句不伤脾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无关紧要
繁体字形:不傷脾胃
英文翻译:of no great importanc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伤: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脾:人和高等动物的内脏之一,椭圆形,赤褐色,质柔软,在胃的左侧。脾的作用是制造新的血细胞与破坏衰老的血细胞,产生淋巴细胞与抗体,贮藏铁质,调节脂肪、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等。也叫脾脏。
胃:1.人和高等动物消化器官之一。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成人胃半充满时,容量为1—3升。长度20—25厘米。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哎,说到“不伤脾胃”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会有点懵——这到底是啥意思啊?别急,咱们先掰开揉碎了看。说白了,它字面意思就是“不会伤害到脾胃”,但实际是用来形容做事有分寸,不会让人感到压力或负担。比如你朋友突然找你帮忙搬家,但你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这时候来一句“我周末可以搭把手,不过最多两小时哈,咱不伤脾胃嘛”,既表达了帮忙的诚意,又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多合适!
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用在生活小事里吗?当然不是!比如职场上,老板突然塞给你一个临时任务,你如果硬扛着加班到半夜,反而可能效率低下。这时候不如说:“这活儿我尽量今天做完,但可能需要分优先级,咱们不伤脾胃地推进?”这样一来,既展现了责任心,又避免了过度消耗,两全其美。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嘀咕:“这不就是变相拒绝吗?”其实不然!你品,你细品——比如朋友约你通宵打游戏,你回一句“咱别熬太晚,不伤脾胃才能玩得更久嘛”,这哪儿是拒绝?分明是长期主义的智慧啊!说到底,这成语的精髓在于“平衡”:既不让别人难堪,也不让自己委屈,像走钢丝一样稳稳当当。
对了,说到个人观点,我倒是觉得现代人特别需要这种“不伤脾胃”的生存哲学。以前总听人说“拼命三郎精神”,但现在大家越来越明白:透支健康换来的成绩,就像用塑料花装点客厅——看着热闹,实则毫无生命力。反观那些懂得留余力的人,反而能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的风景画。
最后再举个有意思的例子。比如网购时看到打折促销,你是疯狂凑单买到吃土,还是冷静想想“不伤脾胃”四个字?我有个朋友就特逗,每次购物车快满时都会嘟囔:“哎呦,这波再买下去,我的钱包和储物柜都得喊救命了!”你瞧,用幽默的方式践行成语智慧,这不比生搬硬套强多了?
所以啊,下次遇到需要权衡取舍的情况,不妨试试把“不伤脾胃”当成暗号。毕竟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懂得给自己留口喘气的余地,才能跑得更远更从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