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qiē shí jì
成语解释: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虚幻的想法
繁体字形:不切實際
英文翻译:unrealistic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际:1.交界或靠边的地方:边际。天际。2.彼此之间:国际。3.时候:值此之际。4.适逢其时;正当:际此盛会。5.中间;里边:脑际。胸际。
哎呀,说到“不切实际”的成语,大伙儿肯定能想到几个经典例子。比如“画饼充饥”,这词儿乍一听挺文艺,说白了就是用空想解决问题,饿得慌的时候盯着空气里的饼使劲看,能顶饱吗?肯定不能嘛!但为啥古人要造这种词呢?其实啊,他们是想提醒咱们:行动比幻想更重要。你瞅现在有些创业计划书,写得天花乱坠却不落地,这不就是现代版画饼充饥吗?
再唠唠“缘木求鱼”这成语。字面意思就是爬到树上去捞鱼,这事儿听着就离谱对吧?可现实中还真有人干类似的事。比如有个朋友非要拿冰箱当烘干机用,结果衣服没烘干,冰箱还短路了。这时候咱得琢磨:方法不对头,努力全白搭。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些老掉牙的成语跟现在有啥关系?”嘿,您别说,还真能对上号。就拿“纸上谈兵”来说,现在网上键盘侠们指点江山的架势,跟古代那个只会背兵书不会打仗的赵括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发现问题总比蒙在鼓里强,关键得从“空谈”进化到“实干”嘛。
最后提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网红餐厅搞什么“泡面自助餐”,这不就是“望梅止渴”的翻版吗?花大价钱吃廉价泡面,图个新鲜劲儿过了,心里估计跟吃了没熟的梅子一样酸。要我说啊,追求新鲜感可以,但别让形式大于内容,您说对不?
说到底,这些成语就像老祖宗留下的警示灯。现代社会节奏快得飞起,咱们更得记住:接地气的方案比天马行空的幻想靠谱多了。下次遇到问题,先检查检查自己是不是在“缘木求鱼”,保准能少走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