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tǔ bù rú
成语解释: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刚正不阿
繁体字形:不吐不茹
英文翻译:Don't spit out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吐:[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茹:1.吃:茹素。含辛茹苦。2.姓。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不吐不茹”到底怎么用。这词儿听着有点文绉绉的,说白了就是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负软柿子,也不拍硬茬子的马屁。比如老张在单位里,领导提了个不靠谱的方案,同事都闭着嘴装哑巴,只有他直接说:“这方案数据不扎实,得再琢磨琢磨。”——这就叫“不吐不茹”,敢说真话又不带人身攻击。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来头啊?原来出自《诗经·大雅》,原句“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说的就是刚柔并济的处世态度。好比咱们小区物业调解邻里矛盾,既要坚持原则不让违建,又得耐心听业主抱怨,这种平衡感你品品,是不是特符合“不吐不茹”的精髓?
现在问题来了: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派作风吗?要我说啊,这恰恰是职场必备技能!看看隔壁组的小王,客户提了离谱需求,他既不怼人也不照单全收,而是说:“您这个创意特别棒,咱们分三步走可能更稳妥。”——既保留了专业态度,又化解了矛盾,活脱脱现代版“不吐不茹”。
不过话说回来,坚持原则和变通之间的分寸可不好拿捏。就像上周开会,李姐明明知道领导预算砍错了,但她没当众拆台,而是会后单独沟通。要我说,这才是高阶版的“不吐不茹”,既维护了团队和谐,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比硬碰硬可聪明多了。
说到底啊,这个两千年前的成语放到今天依然管用。关键不在当不当“刺头”,而是找到那个既不失立场、又能推动事情的平衡点。下次遇到两难处境时,不妨默念三遍“不吐不茹”,说不定就能灵光乍现,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招儿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