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u
  • zuǐ
  • chū
  • xi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讥讽与开玩笑

繁体字形: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英文翻译:A dog can't spit Ivory out of its mouth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意思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吐:[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象:1.哺乳动物,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2.(Xiàng)姓。3.形状;样子:景象。天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4.仿效;模拟:象形。象声。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成语评论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它到底在说什么呢?咱们先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平时总爱吹牛说自己能搞定大项目,结果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这时候有人吐槽:“早说了,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他这嘴就没靠谱过!”你看,这里用成语既点明了“说话不实在”,又带着点无奈调侃的味道。

为什么用“狗”和“象牙”来比喻?其实这里藏着个有趣的逻辑——狗和象牙本来就不是一个“赛道”的生物。狗代表普通甚至低劣的事物,而象牙象征珍贵、高质量的结果。成语用这种反差感强调“本质决定结果”: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或品性本身有缺陷,自然很难指望他做出超越本质的事情。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亲戚家熊孩子总说期末要考年级第一,结果数学考了30分。他妈妈苦笑着说:“我家这小子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考前吹的牛都飞天上去了。”这里的幽默感冲淡了批评的尖锐,反而让听的人更容易接受这个道理。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批评别人吗?倒也不是!我发现用在自嘲场合反而有奇效。比如我自己有次说要戒奶茶,结果第二天就破功,朋友笑着拍我肩膀:“看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大家哈哈一笑,既缓解了尴尬,又记住了这个教训。这说明成语的使用场景其实可以很灵活。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说法虽然生动,但用得太直接可能伤人。就像上次邻居吐槽广场舞大妈:“这帮老太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天天聊别人家闲话。”这话虽然解气,但要是被当事人听见难免引发矛盾。所以使用时得看场合和对象,关键是要带着善意提醒,而不是纯粹贬低。

仔细想想,这个成语还藏着点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别被表面承诺迷惑,要学会通过日常细节观察本质。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其相信“狗嘴里能吐出象牙”,不如踏实提升自己的“物种属性”。毕竟,想要得到珍贵的东西,先得让自己成为能创造价值的人。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造句

  1. 造句 俗话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鸡窝里飞不出凤凰;可俗话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在人为!多元的社会,只要勇敢尝试,就会成功!
  2. 造句 他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什麽难听说什麽.
  3. 造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民谚 
  4. 造句 老六你永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5. 造句 你信她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这是她的黑心病又犯了,想用邪招吓唬我,我就不听那个邪。
  6. 造句 就知道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告诉你,这钱,是我清清白白挣来的!
  7. 造句 李二,你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8. 造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当是谁呢,又是你们。
  9. 造句 不堪入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惹草拈花,俗不可耐,淫辞秽语。
  10. 造句 滚,你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