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zhǐ
  • g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pà guān,zhǐ pà guǎn

成语解释: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形容服从管辖自己的人

繁体字形:不怕官,隻怕管

英文翻译:succumb to managers

不怕官,只怕管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官: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只:[zhī]1.单独的:只身。片纸只字。独具只眼。2.a)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两只耳朵。两只手。一只袜子一只鞋。b)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一只鸡。两只兔子。c)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d)用于船只:一只小船。[zhǐ]1.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几种棋类中,他只会下象棋。2.只有;仅有:家里只我一个人。3.姓。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成语评论

哎,这“不怕官,只怕管”的成语,乍一听有点绕口,但说白了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那意思。你想想看,古代老百姓可能一辈子见不着皇帝,但村里那个催粮的衙役一来,谁不哆嗦?说白了,权力再大的人,如果和你八竿子打不着,还真不如眼前那个能直接拿捏你的人让你头疼。

举个现实例子吧!比如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平时开会见大老板都敢笑嘻嘻,但一听到直属主管说“下班前交报告”,立马后背发凉。你问他为啥?他准回你:“老板管战略,主管管我啊!”这反应,不就是活生生的“不怕官,只怕管”吗?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为啥直接管的人这么要命?”嘿,这事儿得从“权力触达距离”说起。就像你家楼下便利店老板要是跟你闹别扭,绝对比市长换届更影响你买酱油。说白了,越贴近日常的掌控者,越能左右你的实际利益,对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道理也不是绝对的。我有个做项目的朋友老张就特有意思,他说:“要是总部领导突然空降检查,别说主管了,连扫地阿姨都得绷紧神经!”你看,这就是特殊情况下的“官”和“管”双重压力了。所以说啊,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不能一根筋。

依我看,这成语其实藏着个职场生存智慧:与其盲目畏惧层级,不如把精力花在维护关键人际关系上。毕竟你的升迁加薪、工作分配,八成取决于那个能直接“管”你的人。不过也别光顾着讨好,关键还得用实力说话——人家能管你,你也能用业绩“管住”对方的期待嘛!

最后送各位一句大实话:职场上没有真正的“免管金牌”,但学会和“管”你的人同频共振,绝对比瞎担心“官”有多大来得实在。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不妨深呼吸三秒,想想这成语里的门道,说不定就能豁然开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