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uè léi shi
成语解释:见“不敢越雷池一步”。
成语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严格遵守制度
繁体字形:不越靁池
英文翻译:do not go beyond the prescribed limit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越:1.跨过(阻碍);跳过:越墙。翻山越岭。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越级。越权。3.(声音、情感)昂扬:激越。声音清越。4.抢夺:杀人越货。5.“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天气越来越热了。6.周朝国名,原来在今浙江东部,后来扩展到江苏、山东。7.指浙江东部。8.姓。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池:1.池塘:游泳池。养鱼池。盐池。2.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花池。乐(yuè)池。3.旧时指剧场正厅的前部:池座。4.护城河:城池。5.姓。
哎,各位看官,今天咱们唠唠“不越雷池”这个成语。话说这词儿听着挺玄乎,但说白了就是“别跨过那条线”,对吧?比如领导开会时说:“咱们这次项目改动可以讨论,但预算绝对不能超——大家记住,不越雷池!”你看,这雷池啊,就是个比喻,代表底线或规矩。
这时候有人可能问了:“这词儿咋来的啊?雷池是啥地方?”(自问自答来咯!)其实雷池是古代长江边的一个湖,东晋那会儿打仗,将军写信说“不可越雷池一步”,后来就演变成成语了。你瞅,老祖宗连划界限都这么有画面感!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朋友约你周末爬山,但你得加班赶工,这时候就可以说:“兄弟,我这周真得‘不越雷池’了,工作DDL(截止日期)可惹不起啊!”你看,这用法既表达了无奈,又显得自己挺有原则,对吧?
不过话说回来,咱也不能死板硬套。我觉着吧,“不越雷池”在现代社会更像是个动态标尺。比如创业公司要创新,肯定得突破常规,但像财务造假这种红线,那是万万碰不得。这就叫“该冲的时候冲,该怂的时候怂”,您品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如果遇到必须“越雷池”才能解决的事,咋整?比如说医生为了救人破例用药?要我说啊,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前提是心里得有杆秤——知道为啥破例,后果能不能扛住。这可比单纯“守不守规矩”复杂多了,您说是吧?
总之啊,成语就像个老智慧,用对了能四两拨千斤。下次遇到要划界限的情况,不妨甩出这句“不越雷池”,保准显得既有文化又有分寸感。不过记住了,雷池的位置得自己琢磨清楚,别光顾着守线,把机会也给框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