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n
  • yuè
  • léi
  • c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成语解释: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出处: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保守拘谨不敢为

繁体字形:不敢越靁池一步

英文翻译:Dare not cross the thunder pool one step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敢:1.有勇气;有胆量。例:勇敢。2.表示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敢想敢干。3.表示有根据地推断:我敢说,他这件事准办不成。不敢说有十成把握,八九成是肯定有的。4.副词。莫非;怕是。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敢是他来了。5.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敢问。敢请。

越:1.跨过(阻碍);跳过:越墙。翻山越岭。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越级。越权。3.(声音、情感)昂扬:激越。声音清越。4.抢夺:杀人越货。5.“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天气越来越热了。6.周朝国名,原来在今浙江东部,后来扩展到江苏、山东。7.指浙江东部。8.姓。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池:1.池塘:游泳池。养鱼池。盐池。2.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花池。乐(yuè)池。3.旧时指剧场正厅的前部:池座。4.护城河:城池。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成语可真是有意思!说白了,它形容一个人做事特别谨慎,生怕踩线犯错。比如你同事老王,每次开会讨论新方案,他总嘀咕:“这事儿风险太大,咱还是按老规矩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啊!”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挺传神?

等等,这“雷池”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其实啊,这成语背后有个历史梗。古时候有个叫雷池的湖,东晋名将温峤打仗时被上级警告“别跨过雷池”,后来就演变成“别乱动”的意思了。说白了,就是让人守住底线,别瞎折腾。

那问题来了:现在社会还要不要这么保守?我跟你说,这事儿得看情况!比如医生做手术,那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这时候“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是保命的本事。但要是搞创新设计,还死守老套路,那可真就成了“拿着算盘搞编程”——纯属耽误事儿!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邻居张大姐天天跟闺女念叨:“谈对象必须找本地人,外地的一律免谈!”这不就是现代版“雷池”嘛。要我说啊,这种规矩放在二十年前可能合适,现在年轻人天南海北到处跑,再死守这种老黄历,保不齐就错过好姻缘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雷池还真不能乱跨。你看那些开车玩手机的,就是典型的“敢越雷池”,结果分分钟可能酿成大祸。所以说啊,关键得拎得清什么时候该守规矩,什么时候该突破创新。这分寸感,可比死记硬背成语难多喽!

最后提个醒,咱用这成语别光顾着批评别人保守。有时候人家“不敢越雷池”反而是负责任的表现,就像我哥们说的:“创新这玩意儿,得先学会走稳了再想着飞!”你品,这话是不是有点道理?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琢磨清楚:眼前这个雷池,到底是保护伞,还是绊脚石?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造句

  1. 造句 但政府对这些违背市场的旧制度,不敢越雷池一步,放弃了改革的机会,削弱和限制了自己管理商品经济的能力。
  2. 造句 搞科学研究不敢想敢干,不敢越雷池一步,怎么能有重大突破呢?
  3. 造句 那种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
  4. 造句 不敢越雷池一步胆小如鼠苟且偷安前怕狼,后怕虎贪生怕死唯唯连声引颈受戮知难而退坐以待毙。
  5. 造句 并且当他们回想到自已被父母讥笑的行为时,就会有一种罪恶感,这样他们将不敢越雷池一步,倾向于循规蹈矩的生活。
  6. 造句 既然任务已设计,而且每个任务都是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上就很注重引导学生顺着既定的任务链走,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否则这被激活的思绪又怎能收得回?
  7. 造句 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使员工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容易抹杀员工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8. 造句 随着物价上涨,政府本来可以不断调整各关税则,使税则更符合客观实际,而政府对这些违背市场规律的旧制度,不敢越雷池一步,放弃了改革的机会,削弱和限制了自己管理商品经济的能力。
  9. 造句 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必须提高职务犯罪成本,减少权力寻租获利空间,使那些想腐败者不敢为一些小利而自毁前程或放弃更大的利益,迫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
  10. 造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