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wéi nóng shí
成语解释: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指不要错过播种季节
繁体字形:不違農時
英文翻译:not to miss the farming seaso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违:1.不遵照;不依从:违背。违反。违法。违约。违章。阳奉阴违。2.离别:暌违。久违。
农:1.农业:务农。农具。农田水利。农林牧副渔。2.农民:老农。茶农。菜农。3.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哎哟,说到“不违农时”这个成语啊,说白了就是种地得看天吃饭,不能瞎折腾。举个例子吧,老张家去年秋收后非急着种冬小麦,结果寒潮来得早,苗子全冻蔫了。你猜怎么着?邻居老王按节气等到霜降后才播种,第二年开春麦浪滚滚,收成直接翻倍!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搞大棚、用化肥不就能随便种了吗?”嘿,这话看似有道理,实则漏了重点。打个比方,你给西瓜喂再多营养液,三伏天硬要它在寒冬开花,这事儿靠谱吗?说白了,农时讲究的是自然规律和生物节拍,科技再牛也得顺着毛捋啊。
咱再举个反例。前阵子听说小李承包了百亩果园,为了抢市场提前两个月摘苹果。结果呢?果子酸得能当醋用,收购商直接压价三成。反观隔壁村的刘婶,硬是等到霜打过的苹果自然糖化,每斤多卖了两块钱——你看,这不就是“顺天时者昌”的活教材嘛!
其实啊,这个理儿放在现代照样好使。就拿这两年流行的社区农场来说,为啥那些按时令搞采摘活动的总比反季节种植的回头客多?因为大家心里门儿清:春天的草莓、秋天的板栗,那才是正儿八经的“时间的味道”。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有些年轻人总觉得传统农谚过时了。但你去问问搞有机农业的新农人,哪个不是把二十四节气表贴在办公室墙上?科技是翅膀不假,可方向还得靠老祖宗的经验掌舵啊。就像手机导航再智能,你要非在单行道上逆行,交警叔叔照样给你开罚单不是?
说到底,“不违农时”这四字真言,搁哪儿都是硬道理。它提醒咱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别硬凑。毕竟啊,跟老天爷较劲这事儿,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真没见谁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