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成语解释: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成语出处: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東倒西歪
英文翻译:reel right and left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歪:1.不正;斜;偏(跟“正”相对):歪嘴。歪戴着帽子。这堵墙歪了。2.不正当的;不正派的:歪理。歪风。
哎呦,说到“东倒西歪”这成语,你比如说,老王喝高了走夜路,一脚深一脚浅,整个人那叫一个东倒西歪,差点撞路灯杆子上。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只能形容人喝醉啊?嘿,还真不是!
举个新鲜的例子——台风天里的小树苗。风一刮,树叶子哗啦啦响,树干左摇右晃,活脱脱像个学跳舞的笨企鹅,用“东倒西歪”形容再贴切不过。这说明啥?这成语啊,不光能说人,还能用在物体上,关键是得抓住“失去平衡”那个劲儿。
有小伙伴要问了:“那抽象点的场景能用吗?”太能了!你看小张刚接手新项目,每天熬夜赶工,开会时说话都前言不搭后语,同事都说他最近状态东倒西歪的。这就带出个道理:成语用活了,连精神头儿都能画出来。
说实在话,我自个儿有回搬家也闹过笑话。那天抱着摞得老高的纸箱,刚出电梯就听见“哗啦”一声,箱子东倒西歪全撒了,泡面调料包还糊了邻居家门把手。这血泪教训说明啥?东西摞不稳当,东倒西歪分分钟变大型社死现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东倒西歪未必全是坏事。你见过小孩学骑自行车不?歪歪扭扭摔三回,第四回就能蹬直溜了。所以说啊,有时候暂时的东倒西歪,反倒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最后唠个冷知识,古代说书先生常用这词儿。比如《水浒传》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段,围观百姓吓得东倒西歪,这画面感“蹭”就上来了。你看,好成语就像调色盘,用对了地方,三两个字能泼出整幅画儿。
下次地铁里看见困得东倒西歪的上班族,可别光顾着笑。说不定人家刚加班改完方案,这会儿正跟周公抢时间呢。生活嘛,谁还没个东倒西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