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 xián
  • xiāng
  • 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ng xián xiāng è

成语解释:厄:迫害。指两个有才德的人相互迫害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兩賢相戹

英文翻译:Two sages meet each other

两贤相厄的意思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厄:1.险要的地方:险厄。2.灾难;困苦:困厄。厄运。3.受困:海轮厄于风浪。

成语评论

两贤相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描述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两个同样优秀的人互相较劲,结果谁都讨不到好。比如公司里两位技术大牛为了争项目主导权,一个坚持用A方案,另一个非要推B方案,最后团队分裂、项目搁浅,这就是典型的“两贤相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两个聪明人斗起来反而会坏事?其实答案很简单——精力用错了地方。当双方只想着“压过对方”,就会忽略真正的目标。比如战国时期的庞涓和孙膑,两人本是同门,却因嫉妒互相算计,庞涓设计害孙膑致其残疾,最终自己也在战场上被孙膑击败,两败俱伤。

现实中有没有破解方法?我个人觉得,“两贤相厄”的核心问题在于“零和思维”。如果把竞争看作一场必须你死我活的游戏,结果往往双输;但若能像苹果和微软那样,在操作系统领域竞争的同时又合作开发办公软件,反而能创造更大价值。关键是把“对抗”转化为“差异化互补”。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里两位热心业主都想竞选业委会主席,如果互相揭短、拉帮结派,最后可能导致居民信任度下降、社区事务瘫痪;但如果两人分工协作,一个管财务,一个抓绿化,小区管理效率反而能翻倍。这背后的逻辑是:聪明人一旦跳出“我必须赢过你”的执念,就能把蛋糕做得更大。

最后说点个人观察:职场中“两贤相厄”的困局,往往源于制度设计。比如销售团队如果只按个人业绩排名发奖金,员工就可能藏客户信息、抢单打小报告;但若增加团队协作奖励,把“共同完成目标”变成考核指标,内耗就会减少。说到底,好的机制能让人才成为彼此的肩膀,而不是脚镣。

"两贤相厄"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