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ǎng bìn bān bái
成语解释:两边鬓角头发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劳过度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关住门,立在脚地上,低倾下两鬓斑白的头颅,开始沉重地思考这新的使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中老年人
繁体字形:两鬓斑白
英文翻译:White sideburns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鬓:鬓角,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也指这个部位所长的头发:两鬓苍苍。
斑:在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夹有的另外颜色的点、条纹:红斑。雀斑。斑竹。斑马。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两鬓斑白”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上了年纪后,头发逐渐变白的模样。比如:“老张年轻时一头乌发,如今两鬓斑白,却依然每天清晨去公园打太极。”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述,既点出了时间流逝的痕迹,也暗示了岁月沉淀后的从容。
两鬓斑白只是外貌变化吗?其实不然。比如邻居李阿姨曾说:“我这白头发啊,是带孩子熬夜熬出来的。”她的两鬓斑白背后,是抚养三个孩子的辛劳与坚持。这里,“两鬓斑白”不再单纯指向年龄,而是成为人生经历的具象化符号。
有人担心白发显老,我却觉得这是时光的馈赠。曾在医院遇见一位老医生,两鬓如霜却目光如炬,他用布满皱纹的手握着听诊器说:“每根白头发都是我看过的病例。”这种由内而外的笃定,反而让斑白的鬓角成了专业度的“认证标志”。
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对“两鬓斑白”的认知正在变化。朋友公司有位四十出头的程序员,特意将鬓角染成灰白色,他说:“这是为了让客户觉得我经验老到。”你看,连白发都能成为职场策略的一部分。这提醒我们:外在符号的意义,往往取决于人们赋予它的视角。
当我们在文学作品里读到“将军两鬓斑白,仍横刀立马”时,感受到的不仅是沧桑,更有种跨越时间的力量感。就像秋天的银杏树,叶片转黄飘落的同时,枝干却在风中显露出更遒劲的形态。自然的规律告诉我们:凋零与成长,本就可以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