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zh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wū hé zhī zhòng

成语解释: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烏合之衆

英文翻译:a motley crew

乌合之众的意思

乌:[wū]1.乌鸦,鸟名,有的地区叫老鸹、老鸦,羽毛黑色,嘴大而直。[乌合]喻无组织地聚集:乌之众。2.黑色:乌云|乌木。3.文言代词,表示疑问,哪,何:乌足道哉?4.姓。[乌呼]同“呜呼”,文言叹词,旧时祭文常用“呜呼”表示叹息。[乌孜别克族]我国少数民族。[wù][乌拉]同“靰鞡”。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成语评论

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清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乌合之众的造句

  1. 造句 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化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2. 造句 堂堂的正规军对付一群饥饿不堪的乌合之众,就像瓮牖绳枢一样,毫不费力。
  3. 造句 合唱团的成员原本是乌合之众,经过一星期的集训,已能完美地演唱指定歌曲。
  4. 造句 仓促成军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赢得了训练有素的篮球校队。
  5. 造句 看他们来势汹汹,声势浩大,没想到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三两下就被打跑了。
  6. 造句 这帮乌合之众,只是仗着人多欺负弱小,没什么好怕的。
  7. 造句 你们简直就是乌合之众,打什么仗呢?
  8. 造句 请为她的闪光乌合之众阴谋的完整的披露在未来回来。
  9. 造句 这伙敌军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10. 造句 他们会不屑一顾地说:瞧汤姆索亚那帮乌合之众,全是些低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