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 wǎng āi lái
成语解释: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成语出处: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樂往哀來
英文翻译:Happy and sad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哀:1.悲伤;悲痛:悲哀。哀鸣。2.悼念:哀悼。默哀。3.怜悯:哀怜。哀矜。哀其不幸。4.姓。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乐往哀来”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它描述的是人生中快乐与悲伤交替出现的自然规律,就像潮水有涨有落,天气有晴有雨。举个例子:一场热闹的同学聚会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家,房间突然安静下来,那种短暂的失落感,是不是有点像“乐往哀来”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成语里的‘哀’是否代表彻底的消极?”其实不然。比如历史上某个王朝鼎盛时期歌舞升平,后期却陷入动荡,表面看是“乐极生悲”,但换个角度,这种转变往往催生新的文化突破——就像唐宋诗词的巅峰,恰恰出现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哀乐交替中,往往藏着蜕变的契机。
生活中最直观的例子莫过于季节更替。春天赏花时的愉悦,与秋天扫落叶时的怅然形成鲜明对比。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飘落的黄叶正在为来年新芽积蓄养分。这种循环往复,恰似“乐往哀来”背后隐藏的生命智慧——看似对立的情绪,实则是推动成长的齿轮。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妙处在于它打破了对“永恒快乐”的幻想。就像登山时,到达山顶的兴奋总会过去,但下山途中发现的野花、遇到的樵夫,往往带来意外惊喜。接受乐哀交替的必然性,反而能让我们更敏锐地捕捉每个阶段的独特价值。
下次当你感到“乐往哀来”时,不妨试着像观察云朵变化那样看待情绪流转。聚会散场后的宁静,或许正酝酿着深度思考的空间;项目完成后的空虚感,可能恰好是探索新领域的跳板。世间万物本就在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这或许就是成语历经千年仍被传颂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