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jiān dǐ xì
成语解释:趁机钻空子。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驳革命书》:“于是浮浪之士,失职这徒,乘间抵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钻空子
繁体字形:乗閒抵隙
英文翻译:Gap between times
乘:[chéng]1.骑;坐(交通工具):乘马。乘车。2.趁;就着:乘便。乘隙。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乘。小乘。[shèng]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乘。野乘。
间:[jiān]1.方位词。中间:彼此间。同志之间。两国之间。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间。人间。晚间。一刹那间。3.一间屋子;房间:里间。车间。衣帽间。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三间门面。5.姓。“閒”[jiàn]1.空隙:乘间。2.嫌隙;隔阂:亲密无间。3.隔开;不连接:间隔。黑白相间。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间。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间萝卜苗。“閒”
抵:1.支撑:抵住门别让风刮开。他用手抵着下巴颏儿。2.抵挡;抵抗:抵制。3.抵偿:抵命。4.抵押:用房屋做抵。5.抵消:收支相抵。6.相当;能代替:一个抵两个。7.抵达;到:平安抵京。
隙:1.缝隙;裂缝:墙隙。门隙。云隙。2.(地区、时间)空闲:隙地。空隙。农隙(农闲)。3.漏洞;机会:无隙可乘。4.(感情上的)裂痕:嫌隙。有隙。
大伙儿听说过“乘间抵隙”这成语吗?说白了,就是抓住对方的漏洞或矛盾来达成目的。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你发现同事A和同事B因为项目分工闹别扭,这时候你主动提出帮他们协调排期,反而让领导觉得你善于化解矛盾。哎,这不就是典型的“乘间抵隙”吗?
等等,这成语听着像耍心机?其实要看怎么用!比如科技公司抢占市场时,发现对手产品有个用户体验的bug,马上推出优化版功能。你懂的,这不是使坏,而是商业嗅觉灵敏的表现。关键得看出发点是损人利己,还是创造双赢。
有朋友可能要问:日常生活中咋运用这招?举个真实案例,上周小区物业和业主为停车费吵架,我观察到双方都怕闹到社区调解。于是提议开个协商会,把物业经理和业主代表请到业委会办公室,最后还真谈成了阶梯收费方案。你看,找准矛盾点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不过话说回来,这招用不好容易翻车。去年朋友公司空降个总监,新官上任就想通过挑拨老员工关系立威。结果被识破后,反而被团队集体抵制。所以说啊,“乘间抵隙”就像把瑞士军刀,关键看握在谁手里——用来切水果还是捅刀子,全看人品。
依我看呐,现代社会信息这么透明,与其费心找别人漏洞,不如多修炼自身硬实力。就像打篮球,与其总盯着对手失误,不如把自己的三分球练准。当然啦,能敏锐察觉环境变化确实是种本事,但得守住道德底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来个职场小贴士:下次遇到跨部门扯皮,不妨试试“乘间抵隙”思维。先摸清各部门的真实诉求,再像拼乐高那样把利益点对接起来。记住哦,最高明的策略永远是让各方都觉得赚到了,这才是现代版“乘间抵隙”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