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 quē
  • jiǎn
  • tu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quē jiǎn tuō

成语解释: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書缺簡脱

英文翻译:The lack of books

书缺简脱的意思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简: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脱:1.(皮肤、毛发等)脱落:脱皮。脱毛。爷爷的头发都脱光了。2.取下;除去:脱鞋。脱脂。脱色。3.脱离:逃脱。摆脱。脱险。脱缰之马。4.漏掉(文字):脱误。这一行里脱了三个字。5.轻率;轻慢:轻脱。脱易(轻率,不讲究礼貌)。6.或许:脱有不测。7.倘若:脱有遗漏,必致误事。8.姓。

成语评论

书缺简脱”这个词,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其实是指古代文献因散失或破损导致内容残缺不全的现象。比如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竹简,但部分文字因虫蛀或腐蚀无法辨认,这就是典型的“书缺简脱”。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你正在研究家族历史,但祖辈的日记本被水泡烂了几页,导致关键信息缺失——这时你遇到的困境,本质上和“书缺简脱”是相通的。历史就像拼图,缺了任何一块都会影响整体认知。

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在数字时代有了新形态。去年某博物馆将古籍扫描件误删了10%,尽管有纸质备份,但数字化修复花了整整三个月。这让我想到:我们以为技术进步能解决所有保存问题,但人为失误和系统漏洞同样可能造成“电子版的书缺简脱”。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多重保护机制。就像农民会把种子存在不同地窖,文献保存也需要物理存储、云端备份、异国存档等多重保险。某大学图书馆将孤本善本制成微缩胶卷分存三大洲,正是这种思路的实践。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现代人刷手机时“只看片段不读全文”的习惯,某种程度上也在制造新的“书缺简脱”。当我们只记住网红解读的《论语》金句,却从未通读原著,是否也在无意中让思想传承变得支离破碎?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信息时代的读者深思。

"书缺简脱"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