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i dú mài dāo
成语解释:犹言卖剑买牛。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广中督抚》:“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归降,买犊卖刀之化,不足以媲美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停止战争
繁体字形:買犢賣刀
英文翻译:Buying calves and selling knives
买:1.购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2.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收买。买通。
犊:小牛:初生之犊不怕虎。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小李刚创业时天天想着怎么抢占市场,甚至考虑过用低价挤垮对手。后来他读到一个故事:古代某地官员劝百姓“买犊卖刀”,放弃争斗、踏实种田。他突然一拍大腿:“对啊!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不如自己先种出好庄稼。”第二年,他转而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反而打开了新销路。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表面看是买卖农具和武器的选择,实际上在讲价值排序。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别总想着消灭对手,多看看自己碗里的饭”,主动放下对抗思维往往能开辟新空间。去年有家科技公司停止和同行打专利战,把律师费全投进研发,结果半年后股价涨了30%,就是现代版的“买犊卖刀”。
有个朋友更绝。他原是金牌销售,天天陪客户喝酒应酬。有天体检报告显示脂肪肝,他当场决定“卖刀”——转岗做产品培训。现在带着新人做教学直播,既不用拼酒量,收入还翻倍。他说:“以前总怕丢了客户,现在发现真诚分享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为什么这种转变总能奏效?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主动放弃短期博弈的人,往往在深耕领域获得超额回报。就像种地需要春播秋收的耐心,现代社会同样存在“时间杠杆”。有个餐饮老板关掉两家亏损门店,集中精力做好中央厨房,现在给二十多家便利店供货,反而实现了规模效应。
我常想,这个成语最妙的是“买卖”之间的智慧。不是单纯地放弃,而是用战略思维重新配置资源。就像玩俄罗斯方块,有时候主动消除几行,反而能腾出空间叠更高分。当环境变化时,及时调整发力点比固执坚持更重要——毕竟,握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最近看社区菜场的王阿姨都懂这个理。她停卖利润高的进口水果,专门做应季蔬菜盲盒,每天清早大爷大妈排队抢购。问起缘由,她擦着汗笑:“现在人都图新鲜,你给他们惊喜,他们就给你惊喜。”这话糙理不糙,谁说市井智慧不是另一种“买犊卖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