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àn tóu cū fú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成语出处: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定语;形容不修仪容服饰
繁体字形:亂頭麤服
英文翻译:with tangled hair and plain clothes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粗:1.(条状物)横剖面大(跟“细”相对,2.(长条形)两长边的距离不十分近:粗线条。粗眉大眼。3.颗粒大:粗沙。4.声音大而低:嗓门儿粗。粗声粗气。5.粗糙(跟“精”相对):粗瓷碗。去粗取精。这个手工活儿太粗了。6.疏忽;不周密:粗疏。粗心大意。7.鲁莽;粗野:粗暴。粗话。粗人。8.略微:粗知一二。粗具规模。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丧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丧。4.吃(药):服药。内服。每次服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服刑。服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服输。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众。以理服人。8.适应: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药;剂:一服药。
我们常在古装剧里看到这样的场景:梳妆镜前的姑娘随手绾个发髻,披件粗布衣裳就往外跑。这可不就是"乱头粗服"的鲜活写照?这个成语本意虽指不修边幅的打扮,但细想起来,其中暗藏的生活智慧倒值得玩味。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邻居王阿姨总爱穿着洗得泛白的家居服逛早市,她说"我这叫乱头粗服真性情"。你看,成语用在这儿既点出了不讲究的穿着,又透着股返璞归真的豁达。这种用法既不失原意,又给老词儿注入新活力。
有人要问:这和"不修边幅"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语境温度。"不修边幅"常带批评意味,而"乱头粗服"在特定场景下反而能表达率性自然。比如当代艺术家留着乱蓬蓬的胡子创作,观众会说"这乱头粗服的造型正契合他的创作理念"。
现代人如何妙用这个成语?试试用在夸人上:"别看小李整天乱头粗服的,他做的市场方案可比谁都细致"。既点出外在随性,又突出内在专业,比直夸"不拘小节"更有画面感。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就像面多棱镜。在效率至上的今天,它提醒我们适当保留些"不完美"的勇气。毕竟,永远精致的妆容会累,时刻熨帖的西装会皱,偶尔的"乱头粗服"何尝不是种自我松绑?当然,求职面试等重要场合,还是要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下次看见地铁里戴歪帽子的小姑娘,别急着皱眉。也许她刚结束通宵加班,这份"乱头粗服"里藏着都市奋斗者的真实故事。生活本就不必处处严妆以待,有时候,随性反而成就了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