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xīn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yǔ xīn wéi

成语解释:同“事与原违”。

成语出处: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事與心違

英文翻译:get the opposite of what one wants

事与心违的意思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与:[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违:1.不遵照;不依从:违背。违反。违法。违约。违章。阳奉阴违。2.离别:暌违。久违。

成语评论

最近朋友小李兴奋地报名马拉松,提前三个月制定训练计划,结果比赛前两周膝盖意外受伤。看着他在朋友圈发的退赛声明,我忽然想起这个成语——事与心违。生活中的确常有这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体验。

比如职场新人小张,精心准备三个月的项目方案被客户临时调整方向,他抱着咖啡杯在会议室发呆的场景,像不像我们常说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换个角度想,这次被推翻的方案其实帮他避开了后续执行中的潜在风险。

为什么会事与心违?观察发现有三类常见原因:其一是计划缺乏弹性,就像把旅行攻略精确到每分钟,遇到堵车就全盘崩溃;其二是外部环境突变,像突然被抽调参与陌生项目;其三是自我认知偏差,就像我以为自己擅长社交,结果在百人论坛上紧张得说不出话。

有次在书店遇见位退休教师,她正把被退回的散文集重新打包。闲聊中得知,这些退件反而让她开始尝试有声书录制,现在在老年大学里教朗诵课。这让我想到,事与心违未必是终点,更像是生活给我们另开的传送门。

保持"随遇而安"的心态不等于消极躺平。就像上周我精心策划的露营遇上台风,临时改成家庭电影夜,结果发现女儿早就想和我重温《龙猫》。有时候,意外带来的惊喜比原计划更珍贵。重要的是保持行动弹性,就像智能手机的曲面屏,既坚持方向又懂得顺势弯曲。

看着阳台上被暴雨打蔫的月季新芽,我决定再施点缓释肥。虽然这个春天的开花计划可能要延迟,但谁说秋日的第二茬花不会更惊艳呢?生活这本无字书,最动人的章节往往写在计划之外的留白处。

"事与心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