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成语解释: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繁体字形:二者必取其一
英文翻译:One of them must be taken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哎呦,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啊!咱们先掰扯掰扯啥叫“二者必取其一”的成语。说白了,就是俩选项摆眼前,必须挑一个,没得“我全都要”这种好事儿。比如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想啊,古人想吃鱼又想吃熊掌,可资源有限啊,只能忍痛割爱选一样,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为啥非得选一个呢?不能折中吗?”嘿,问得好!其实这类成语背后藏着个硬道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贪多嚼不烂。就像现在年轻人常遇到的“要加班升职还是准时下班陪家人”,你懂的,时间就24小时,选了A就得暂时放下B。
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前怕狼后怕虎”这成语也挺典型。比如有人既想辞职创业又怕赔钱,留在公司又嫌没发展。这时候就得学学老话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磨叽半天不如痛快做决定。依我看啊,现代社会选择焦虑症这么多,跟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脱不了干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选择困难也不全是坏事。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说,表面看是选错了,但谁知道会不会有意外收获呢?我邻居老王去年被裁员,结果转头开了家网红奶茶店,现在分店都开三家了。所以说啊,别怕做选择,关键是选了就别回头后悔。
最后唠叨两句,这些老成语能传千年不是没道理的。它们就像人生GPS,提醒咱们关键时刻要敢取舍。下次遇到两难选择时,不妨想想这些智慧结晶——反正选哪个都是新故事的开始,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