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ù wéi biāo bǎng
成语解释:标榜:夸耀。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成语出处:清·朱彝尊《王礼部诗序》:“间或肆志风雅,率求名位相埒者,互为标榜,不复商榷于布衣之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互相吹嘘
繁体字形:互为标榜
英文翻译:Flaunt each other
互:1.“互”一般直接修饰单音节动词,修饰双音节动词只用于否定式。2.姓。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标:1.树木的末梢。2.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标不如治本。3.标志;记号:路标。商标。标点。4.标准;指标:达标。超标。5.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上记号。明码标价。6.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标。夺标。7.用比价的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标。投标。8.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9.用于队伍,数词限用“一”:斜刺里(侧面)杀出一标人马。也作彪。10.姓。
榜:[bǎng]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bàng]摇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互为标榜”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吹捧、互相贴金。比如小明夸小红的画技高超,小红反过来称赞小明的文笔犀利,这种“商业互吹”就是典型的互为标榜。
它一定是虚假的吗? 不一定。比如一对创业搭档,A说“我的伙伴是技术天才”,B说“我的搭档是运营高手”,如果两人确实各有所长,这种互相肯定反而能增强团队凝聚力。但若两人实际能力平平却硬要互戴高帽,就容易变成笑话。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藏在哪儿?看直播间的带货现场就知道了。主播A拿着产品说:“这可是李哥工厂独家研发的黑科技!”主播B立刻接话:“张姐选品从没翻过车!”两人一唱一和间,观众不知不觉就被带进了他们的互捧节奏。
为什么人们喜欢互为标榜? 背后藏着社交智慧。就像武侠片里的高手过招,你给我搭台阶,我给你递梯子,既能避免尴尬,又能制造“强强联合”的视觉效果。职场上新人写简历时,把实习期间打印文件的工作说成“参与千万级项目落地”,同事评价里则互称“行业顶尖人才”,都是这种策略的变形记。
有个奶茶店的案例很有意思。街角新开的奶茶店挂出横幅:“本店原料与隔壁书店同源精选”。书店马上回应:“本店选书标准参照奶茶店黄金配比”。结果两家生意都涨了三成——消费者自动脑补出“文艺奶茶”和“有品书店”的关联形象。
个人觉得,互为标榜就像做菜用的味精,少放点能提鲜,放多了就齁嗓子。真正有价值的关系,应该是“互为镜子”——既能照见对方的光彩,也敢指出脸上的饭粒。毕竟,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互夸,才不会像泡沫经济那样说破就破。
下次遇到互捧场面时,不妨多问一句:他们是在搭建共赢的舞台,还是在合演皇帝的新衣?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夸张形容词背后的蛛丝马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