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ǐng
  • jǐng
  • y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ǐng jǐng yǒu fǎ

成语解释:有条理、有法度。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女外理生计,内训孤儿,井井有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条理分明

繁体字形:井井有灋

英文翻译:be arranged in good order

井井有法的意思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法: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合法。犯法。变法。军法。婚姻法。绳之以法。依法治国。2.方法;方式:办法。用法。土法。加法。这件事没法儿办。3.标准;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书。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师法。法其遗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现身说法。6.法术: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国:法语。法文。9.法拉的简称。一个电容器,充以1库电量时,电势升高1伏,电容就是1法。

成语评论

井井有法”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井井有条”的“升级版”,但它的核心其实更偏向“方法明确、逻辑清晰”。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老张的工作效率总是比别人高?”答案可能就是:“因为他做事井井有法,每一步都提前规划,遇到问题也能快速找到突破口。”你看,这里既强调了系统性,又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不就是‘有计划’吗?和普通人的做事方式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法”字——它不仅指计划,更包含对规律的掌握。比如整理房间,普通人可能随手收拾,但“井井有法”的人会先分类、再分区、最后优化动线。这种思维模式,把杂乱转化为可复用的方法论。

举个例子:小王刚接手团队时项目总延期,后来他给每个任务设定了优先级标签,还设计了一套进度同步模板。同事问他秘诀,他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把‘井井有法’变成习惯。”这种案例说明,方法论的价值不在于复杂,而在于适配场景。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的效率焦虑催生了太多“假方法论”——比如盲目追求时间管理工具,却忽视自身节奏。真正的“井井有法”应该是动态调整的:上周的完美流程,这周可能因为突发需求就要迭代。就像做饭时照着菜谱放盐,总得先尝一口再决定加不加量。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井井有法”遇上“计划赶不上变化”,该怎么平衡?我的经验是保留20%的弹性空间,就像收纳抽屉不会塞满,总要留个放意外物品的角落。毕竟方法服务于人,不是人受困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