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o kǒu jiàn yù
成语解释: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交口称赞
繁体字形:交口荐譽
英文翻译:Introduction and reputation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荐:1.推举;介绍:举荐。推荐。2.献;祭。3.草。4.草垫子:草荐。
誉:1.名誉:荣誉。誉满全国。2.称赞:毁誉。誉不绝口。3.姓。
“交口荐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大家异口同声地夸赞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比如你刚入职一家公司,同事私下聊天时说:“新来的小张做方案又快又靠谱,客户都点名要和他合作。”这种集体认可的现象,不就是“交口荐誉”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好评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集体性”。比如一家街边小吃店,如果只是零星几个客人说“味道不错”,那可能只是个人喜好;但如果整条街的居民都主动推荐它,甚至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这种自发形成的口碑效应,才是“交口荐誉”的生动体现。
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这种力量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社区里的王阿姨义务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刚开始只有两三个人参加,三个月后整个小区的爷爷奶奶都成了她的学生。这种通过实际行动积累的群体赞誉,往往比广告宣传更有说服力。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能引发“交口荐誉”的,往往是那些解决了具体痛点的产品或服务。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当所有人都说同一句话时,我们是否失去了独立思考?去年某网红餐厅被曝出雇人排队制造虚假人气,这种刻意营造的“交口荐誉”就像泡沫,一戳就破。真正的集体认可应该像春雨润物,是经年累月沉淀的结果。我认为,这个成语背后暗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群众眼光”的重视,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培养辨别真伪口碑的能力。
下次遇到大家齐声称赞的事物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些赞誉是源于真实的体验,还是随波逐流的跟风?”就像老字号餐馆里飘出的香气不会骗人,真正的“交口荐誉”永远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