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jǐ yī shì

成语解释: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人己一視

英文翻译:One view of one's own

人己一视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成语评论

人己一视”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看待别人和看待自己一样,不搞“双重标准”。比如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你的杯子,如果你能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对方,这就是“人己一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人己一视”?答案其实藏在人性里。想象一个团队中,领导要求下属加班到深夜,自己却早早下班——这种“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做法,轻则引发抱怨,重则让团队分崩离析。而能做到公平对待彼此的团队,往往凝聚力更强,就像拔河比赛时所有人往一个方向使劲儿。

生活中怎么实践这个道理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里停车位紧张,如果你为了自己方便长期占用两个车位,却指责邻居偶尔越线停车,这就是典型的“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反过来,若大家都能按规则办事,矛盾自然会减少。

有趣的是,这种思维方式还能“反哺”自己。比如工作中批评同事方案粗糙时,如果先问自己“我的报告是否毫无漏洞”,不仅能避免误伤他人,还能倒逼自我提升。这种“照镜子”式的反思,往往比单纯说教更有力量。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己一视”会让自己吃亏。但观察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意见领袖,他们往往具备将心比心的能力。就像电商平台上的卖家,那些既保证利润又考虑买家体验的店铺,反而更容易积累口碑。

我个人在带团队时深有体会:当项目出现失误,比起直接追责,先说“这个责任我也有份”,反而能快速凝聚解决问题的共识。这种主动破除“你我之分”的态度,常常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协作能量。

说到底,“人己一视”不是要人当圣贤,而是提供一种更智慧的生存策略。就像雨天撑伞时,把伞往同伴那边偏一偏,虽然自己肩膀可能会淋湿,但同行的路会走得更稳当。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实践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我们就能少些“凭什么”的愤懑,多些“一起扛”的默契。

"人己一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