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qiáng mǎ zhuàng
成语解释:军队和马匹都很强状。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成语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人強馬壯
英文翻译:the horses and men are strong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壮:1.强壮:健壮。身体壮。年轻力壮。2.雄壮;大:壮观。壮志。理直气壮。3.加强;使壮大:以壮声势。壮壮胆子。4.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5.姓。6.壮族。原作僮。
提到“人强马壮”,你会联想到什么场景?或许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古代军队,士兵精神抖擞,战马膘肥体壮。比如某科技公司在市场扩张期,研发团队有30名顶尖工程师,配套服务器扩容至500台,这种“兵强马壮”的配置,让新产品上线首月就突破百万用户。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武装力量吗?其实不然。某高校辩论队吸纳了全市演讲比赛冠亚军,同时获得专项经费更新设备,带队教授笑称“如今人强马壮,今年必进全国决赛”。这说明资源和人才的双重优势,才是这个成语的现代注解。
更值得思考的是:个人发展能否套用这个概念?笔者曾见证创业者王女士的故事。她组建了包含市场专家、技术大牛和融资顾问的黄金团队,又通过众筹获得启动资金,这种“微型版人强马壮”使她的文创品牌三个月就实现盈利。这印证了现代社会的成功往往需要能力与资源的协同作战。
不同文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差异有趣。日本企业讲究“现场力”,强调基层员工的能力提升;德国制造业重视“系统完整性”,追求设备与流程的完美配合。而“人强马壮”更侧重动态平衡——就像足球队既要引进明星前锋,也要升级训练设施,二者缺一不可。
在硅谷流行这样一句话:“给天才普通的工具,不如给普通人顶尖的装备”。这或许能给我们新启发:当代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单纯比拼人数或硬件,而是看能否让人与资源的组合产生化学反应。下次当你听到某团队“人强马壮”时,不妨多观察他们是如何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让你用三个要素重新诠释这个成语,你会选择哪三个?是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资金储备?或是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这个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正如“人强马壮”在不同时代总会焕发新的生命力。